黄埔军校又名陆军军官学校,位于黄埔区长州岛 (改:长洲岛) 。(段评:作为记叙文开头,此段缺少关键的记叙文要素‘时间’和‘起因’,不清楚为什么要介绍黄埔军校。请补充相关信息,比如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机缘了解到黄埔军校。同时,内容比较简短,可以适当扩展,比如描述一下初次听到黄埔军校名字时的好奇心情。修改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老师布置了一项了解中国近现代军事历史的作业,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闻名遐迩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又名陆军军官学校,位于黄埔区长州岛。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心里充满了好奇,它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24年孙中山创立了黄埔军校,它是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军事学校,它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亲爱就是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精成 (改:精诚) 就是精益求精、坚定不移,它是黄埔军校的精神基石。周恩来、***的优秀人才在此担任教职,培养出了徐向前、陈赓、林彪等大批军事将领。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进程中,黄埔师生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段评:这段内容主要是对黄埔军校的概况进行介绍,作为记叙文,‘经过’部分过于概括,缺乏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比如可以写一写黄埔师生在北伐战争或抗日战争中的某个具体战斗场景,展现他们冲锋在前的英勇。另外,‘精成’应改为‘精诚’。修改版:1924年孙中山创立了黄埔军校,它是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军事学校,它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亲爱就是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精诚就是精益求精、坚定不移,它是黄埔军校的精神基石。周恩来、***等优秀人才在此担任教职,培养出了徐向前、陈赓、林彪等大批军事将领。在抗日战争的某次激烈战斗中,黄埔师生们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毫不畏惧。他们端着枪,呐喊着冲向敌阵,子弹在身边呼啸而过,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有的士兵腿部受伤了,依然咬着牙坚持战斗;有的士兵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为战友们运送弹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我们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段评:此段作为结尾过于简短仓促,没有很好地总结全文和升华主题。可以回顾前文提到的黄埔军校师生的贡献,然后再引出我们要珍惜和平年代。修改版:看着关于黄埔军校的这些历史资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黄埔师生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