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坐在窗边看书,听到窗外有几个小孩兴奋地叫着。抬眼望去,有几个七八岁的小朋友正围在一个蚂蚁洞前,有人拿着水杯,有人拿着树枝。我猜他们想要找点乐子,去破坏一个蚁巢。我并没有多想,继续看书。(段评:该段落作为开头,自然地引出故事背景,通过描写小孩的行为引发读者好奇,贴近生活,符合记叙文要求。不过,在细节描写上可再加强,比如小孩兴奋的具体表现,能让画面更生动。修改版:一天,我坐在窗边聚精会神地看书,窗外突然传来几个小孩兴奋的叫嚷声。我抬眼望去,只见几个七八岁的小朋友正围在一个蚂蚁洞前,有的蹦蹦跳跳,兴奋地指着洞口;有的拿着水杯,还有的手里握着树枝。我猜他们是想找点乐子,去破坏这个蚁巢。我并没有多想,继续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看了会书,我只觉得昏昏欲睡,我合上眼睛休息一会。当我睁开眼时,我被眼前的状况吓了一跳。,我已经不再是自己了。左右观察后,我惊奇地发现,自己长出了六条漆黑的腿,身子好像也变长了,我正百思不得其解,我才发现自己是蚂蚁!好一会,我才平复了心情。(段评:此段情节有想象力,描述了变成蚂蚁的过程,但存在语病,“当我睁开眼时,我被眼前的状况吓了一跳。,我已经不再是自己了”中多了个句号。且逻辑上可增加一些内心活动过渡,让变成蚂蚁的转变更自然。修改版:看了会儿书,我只觉得眼皮越来越沉,便合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当我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左右观察后,惊奇地看到自己长出了六条漆黑的腿,身子也好像变长了。我心里又惊又怕,拼命地思考这是怎么回事,过了好一会,才绝望地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蚂蚁!我努力平复着慌乱的心情。)
大约过了十分钟,我便来到了蚁巢。蚂蚁真是伟大的建筑师,虽然错综复杂,但又不是杂乱无章。蚁巢中,工蚁们正井然有序地工作着,非常认真。蚁后非常和蔼,它同意收留我。这让我十分感激。它还高兴地邀请我参加它们的觅食活动。(段评:段落介绍了来到蚁巢后的情况,对蚁巢和蚂蚁们的描写展现了蚂蚁世界的有序,但描写相对平淡。可以运用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修改版:大约过了十分钟,我终于来到了蚁巢。蚂蚁们就像一群技艺高超的建筑师,把蚁巢建造得错综复杂却又井井有条,好似一座庞大而神秘的地下宫殿。蚁巢中,工蚁们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认真极了。蚁后非常和蔼可亲,它热情地同意收留我,这让我十分感激。它还高兴地邀请我参加它们的觅食活动。)
我加入它们,跟随蚂蚁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没多久,我们便找到了一块被丢在地上的面包。我们举起了比我们大几倍的面包,开始返回。忽然,几个小孩追着蚂蚁踩。我们迅速散开,我一个没注意掉进一个大洞,随即失去了意识。(段评:该段叙述了觅食遇危险的情节,故事性较强,但“几个小孩追着蚂蚁踩”情节较突然,可增加一些小孩发现蚂蚁的铺垫。修改版:我加入它们,跟随蚂蚁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没多久,我们便找到了一块被丢在地上的面包。大家齐心协力,举起了比我们大几倍的面包,开始返回蚁巢。这时,那几个拿着水杯和树枝的小孩发现了我们这只庞大的蚂蚁队伍,他们兴奋地大叫着,追着蚂蚁踩起来。我们迅速散开,我一个没注意掉进一个大洞,随即失去了意识。)
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原来在书桌上睡着了。我来到几个小孩面前,制止了他们,并说到 (改:说道) 蚂蚁的命也是命,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段评:结尾点明主题,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表述较生硬。可以把制止小孩的话语说得更有感染力。修改版: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原来在书桌上睡着了。我赶紧来到那几个小孩面前,认真地对他们说:“小朋友们,蚂蚁虽然很小,但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命和家庭。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里的每一个小生命,和它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
潘麒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变形记》,老师首先要为你独特的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写变形记可能只是单纯描述变形后的奇妙经历,而你却通过自己变成蚂蚁后的遭遇,感悟到了“蚂蚁的命也是命,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这个深刻的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搭得比较合理。开头通过描述看到小朋友要破坏蚁巢的场景,自然地引出后面自己变成蚂蚁的情节;结尾又以醒来后制止小朋友,点明主题,让整个故事比较完整。这个开头引入和结尾点题的技巧,你用得很不错!而且在描写蚁巢时,“蚂蚁真是伟大的建筑师,虽然错综复杂,但又不是杂乱无章”这一描写,让读者对蚁巢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要和自然和谐共处,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要和自然和谐共处呢?是因为破坏自然最终会影响人类自己的生存,还是会让地球失去很多美好的事物?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和谐共处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另外,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们举起了比我们大几倍的面包,开始返回。忽然,几个小孩追着蚂蚁踩”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蚂蚁们举起面包时,彼此之间有没有交流?面对小孩追踩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大家的动作、表情如何?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深化思想和丰富细节描写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看似平常,却对自然生物造成了伤害?
- 除了直接制止,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生物的重要性?
- 如果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童话,要怎么增加一些有趣的角色和情节,让主题更加突出?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