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播放着许多难忘的瞬间,有一个瞬间像一个闪亮的星星永远的刻在了我的记忆里,让我深刻的明白了坚持的意义。(段评:此段作为开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引出主题“坚持的意义”,吸引读者兴趣。但“永远的刻在了”表述有误,“的”应改为“地”。建议在今后写作中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修改版:生活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播放着许多难忘的瞬间,有一个瞬间像一颗闪亮的星星永远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让我深刻地明白了坚持的意义。)
记得那次语文考试失利,被乌云笼罩的我准备去新华书店散散心。与其说是汲取知识,不如说是打发时间。一走进书店,一股书香气便席卷而来:在中国古代历史栏前,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靠在书架上手里举着一本书,时不时推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漫画区域,一群与我年纪相仿的学生或站或坐,或者已在 (改:已坐) 书架上阅读了那些属于自己的诙谐幽默的文字。而现代文学栏前却空无一人,大概是因为这些书的内容太枯燥了吧。正当我转身准备离开时,却发现了一个背影,满头华发,衣衫褴褛。“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我想。他穿了一件洗的发白的蓝衬衫,手里提着一个皱巴巴的蓝色方便袋。这是他给我的的 (改:的) 最初印象。(段评:该段落作为中间部分,交代故事背景,内容真实具体,人物形象初步展现。不过描述书店场景时,可增加一些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比如描写知识分子模样的人看书的神态,漫画区学生的表情等。修改版:记得那次语文考试失利,被乌云笼罩的我准备去新华书店散散心。与其说是汲取知识,不如说是打发时间。一走进书店,一股书香气便席卷而来:在中国古代历史栏前,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靠在书架上,手里举着一本书,眼睛专注地盯着书页,时不时推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漫画区域,一群与我年纪相仿的学生或站或坐,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正津津有味地阅读那些诙谐幽默的文字。而现代文学栏前却空无一人,大概是因为这些书的内容太枯燥了吧。正当我转身准备离开时,却发现了一个背影,满头华发,衣衫褴褛。“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我想。他穿了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手里提着一个皱巴巴的蓝色方便袋。这是他给我的最初印象。)
只见他走到一排书架旁,踱着步子,头吃力的向上抬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停了下来,食指和大拇指按在一本书的上端,将书往外一翻,左手小心地抽出书本。那是多么厚的一本书啊!我不禁感叹。他靠在书架上慢慢蹲了下来,从口袋里抽出一支笔和一张泛黄的纸,他用手小心的把纸翻过来压平,又将书翻开,一笔一划的抄写里面的内容。那本书已经翻过将近一半了,可见他抄写了多少个日夜。他的眼神只穿梭于书与纸之间,丝毫没有察觉到我的存在。“读书是最美的姿势”现在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无论他外表多么寒酸,但在知识面前都很美。(段评:此段对老人抄书的细节描写生动,很好地体现了老人坚持的形象。但“读书是最美的姿势”这句话的引用稍显突兀,可在引用前做一些铺垫。比如先描述自己看到老人专注抄书时内心的触动,再引出这句话。修改版:只见他走到一排书架旁,踱着步子,头吃力地向上抬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停了下来,食指和大拇指按在一本书的上端,将书往外一翻,左手小心地抽出书本。那是多么厚的一本书啊!我不禁感叹。他靠在书架上慢慢蹲了下来,从口袋里抽出一支笔和一张泛黄的纸,他用手小心地把纸翻过来压平,又将书翻开,一笔一划地抄写里面的内容。那本书已经翻过将近一半了,可见他抄写了多少个日夜。他的眼神只穿梭于书与纸之间,丝毫没有察觉到我的存在。看着老人如此专注的模样,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这时我突然想起“读书是最美的姿势”这句话,现在我对它深信不疑。无论他外表多么寒酸,但在知识面前都很美。)
就在那一瞬间,我猛然醒悟。可怜?可怜的应该是我吧,遇到一次考试的不理想就想放弃。而这个贫穷的老人竟然能坚持抄写无数个日夜。面对这位老人,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面对这样一位智者,我心存关怀与尊重。(段评:段落通过对比“我”和老人的行为,点明主题,逻辑清晰。但“心存关怀与尊重”表述不准确,可改为“心存敬佩”,使情感表达更贴切。修改版:就在那一瞬间,我猛然醒悟。可怜?可怜的应该是我吧,遇到一次考试的不理想就想放弃。而这个贫穷的老人竟然能坚持抄写无数个日夜。面对这位老人,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面对这样一位智者,我心存敬佩。)
在以后的考试中虽然做不到每次考的都很理想,但是我每次都不会放弃。因为那位老人告诉我,青春的时间并不长,要懂得坚持。坚持不是不怕,而是怕却依然向前。哪怕无法实现目标或梦想,也应该一步步努力向前。(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从老人身上得到的启示,升华了主题。不过语言稍显平淡,可增加一些情感表达。比如“我会带着这份坚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每一次挑战”,让结尾更有力量。修改版:在以后的考试中虽然做不到每次都考得很理想,但是我每次都不会放弃。因为那位老人告诉我,青春的时间并不长,要懂得坚持。坚持不是不怕,而是怕却依然向前。我会带着这份坚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每一次挑战,哪怕无法实现目标或梦想,也应该一步步努力向前。)
郭金宸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一刻,我读懂了——坚持》,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而你却从在书店遇到老人抄写书籍这件事,感悟到了坚持的重要性,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做得特别好。你对老人的外貌描写“他穿了一件洗的发白的蓝衬衫,手里提着一个皱巴巴的蓝色方便袋”,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了老人衣衫褴褛的形象,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老人的状态。还有对老人动作的描写,“他走到一排书架旁,踱着步子,头吃力的向上抬着……左手小心地抽出书本”,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老人找书时的艰难与认真。这种细致的描写手法,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通过老人的行为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坚持对于我们的成长和未来具体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比如坚持能培养我们的毅力,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时都不轻易退缩,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坚持”背后的这些影响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另外,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在描写老人抄写书籍时,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书店里的光线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声音?老人抄写时的表情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描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的感悟,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深化思想和丰富细节描写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场景能体现坚持的力量?
- 坚持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如何把面对困难时的内心挣扎和坚持下来的决心更好地展现出来?
- 除了老人的事例,还能不能找到其他不同角度的事例来进一步强化坚持这个主题?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