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了!”每天早上我都会听着我亲爱的妈妈说出这句话。(段评:该段落作为开头,自然引出了妈妈这一人物,贴合记叙文开头引出人物和事件的要求。不过语言较为平淡,缺乏吸引力。建议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每天早上,我都会被妈妈那像闹钟一样准时的声音叫醒:‘起床了!’”,让表达更生动。修改版:每天早上,我都会被妈妈那像闹钟一样准时的声音叫醒:‘起床了!’)
每天我心灵手巧的妈妈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有一次,我非常想要吃肉蟹煲,之后我妈妈带我去吃了肉蟹煲。晚上,回到家(还没吃晚饭)我说:“妈,我想吃中午吃的肉蟹煲!”但是妈妈却说:“不行,中午刚吃完!”我说:“求你了。”说完,我又眨了眨眼睛。但是妈妈还是不让。不过,最终我还是吃上了肉蟹煲。我发现我妈妈做的比饭店做的还好吃。(段评:此段围绕妈妈心灵手巧展开,通过想吃肉蟹煲的事例体现,内容具体。但情节叙述较拖沓,逻辑不够紧凑。比如“晚上,回到家(还没吃晚饭)”表述啰嗦,可直接说“晚上回到家”。并且在描写“我”想吃肉蟹煲时,可以增加一些细节,让情节更生动。修改版:每天心灵手巧的妈妈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有一次,我特别想吃肉蟹煲,妈妈就带我去吃了。晚上回到家,我说:‘妈,我还想吃中午的肉蟹煲!’妈妈拒绝道:‘不行,中午刚吃完!’我眨着眼睛撒娇:‘求你了嘛。’妈妈还是没答应。不过,最后我还是吃上了妈妈做的肉蟹煲,那味道可比饭店的还香呢!)
她还很勤劳。有一次,我外面疯狂的玩 (改:我在外面疯狂地玩) ,回到了家里我发现家里非常的干净。我问她为什么家里焕然一新。妈妈开玩笑说:“这都不知道,这可是我的小魔法!”我笑着说道:“知道啦,知道啦!”(段评:段落突出了妈妈勤劳的特点,通过家里变干净的事例来表现,主题明确。然而细节描写不足,“外面疯狂的玩”表述不通顺,可改为“在外面尽情地玩”。还可以详细描述家里干净的具体表现,增强画面感。修改版:她还很勤劳。有一次,我在外面尽情地玩,回到家,发现家里焕然一新。地板亮得能照出人影,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连窗户都擦得透亮。我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开玩笑说:‘这都不知道,这可是我的小魔法!’我笑着说:‘知道啦,知道啦!’)
看,这就是既心灵手巧又很勤劳的妈妈!(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妈妈心灵手巧又勤劳的特点,符合记叙文结尾总结人物特点的要求。但语言简单,缺乏感染力。可以表达对妈妈的爱,升华主题,如“看,这就是既心灵手巧又勤劳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修改版:看,这就是既心灵手巧又勤劳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