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姥心灵手巧,不管我想吃什么,她全都会做。(段评:此段开篇点明姥姥心灵手巧,能做各种食物,直接引出主题,简洁明了。不过表述稍显普通,缺乏生动性。建议可以运用一些比喻或夸张的手法,突出姥姥厨艺的厉害。修改版:我的姥姥就像一位超级大厨,心灵手巧得很,不管我想吃什么山珍海味,她全都会做,仿佛她的厨房里藏着一个美食魔法世界。)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我的姥姥会不会做玉米汁呢?于是,我好奇的问 (改:地问) 姥姥:“姥姥,你会做玉米汁吗?”姥姥说:“当然会了。”但姥姥没有立刻满足我,当我马上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姥姥却做了一大锅热气扑鼻的玉米汁。当我喝了一口后,眼睛一亮,那味道和我在必胜客喝的味道简直一模一样!我问姥姥怎么做玉米汁时,姥姥却神秘一笑说:“不告诉你!”(段评:这一段通过具体事例,详细叙述了姥姥做玉米汁的经过,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符合记叙文的特点。但语言表述较口语化,如“马上要忘记”可以更书面一些。另外,对玉米汁味道的描写可以更细腻。修改版: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我的姥姥会不会做玉米汁呢?于是,我好奇地问姥姥:“姥姥,你会做玉米汁吗?”姥姥微笑着说:“当然会了。”但姥姥没有立刻满足我,当我快要淡忘这件事的时候,姥姥却做了一大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玉米汁。当我喝了一口后,眼睛瞬间一亮,那浓郁香甜的味道,就像把整个秋天的玉米香都浓缩在了这一杯里,和我在必胜客喝的味道简直一模一样!我追问姥姥怎么做玉米汁时,姥姥却神秘一笑说:“不告诉你!”)
我的姥姥还是一位“魔法师”,只要是她走过的地方永远一尘不染。姥姥每天在家里走过来走过去,使我们本来显得又脏又乱的家里变得光彩夺目,她还能把我们灰扑扑的油烟机闪出 (改:擦出) 了白色的光辉,而更神奇的是,我的姥姥从早忙到晚,也不觉得累,还是笑呵呵的。(段评:该段将姥姥比作“魔法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姥姥爱劳动、做家务能力强的特点,富有童真童趣。不过“使家里变得光彩夺目”表述不太恰当,“光彩夺目”一般用来形容光彩鲜明耀眼,用在这里夸大其词。可以改为“变得整洁温馨”。修改版:我的姥姥还是一位“魔法师”,只要是她走过的地方永远一尘不染。姥姥每天在家里忙来忙去,使我们本来显得又脏又乱的家里变得整洁温馨。她还能把我们灰扑扑的油烟机擦得闪闪发亮,而更神奇的是,我的姥姥从早忙到晚,也不觉得累,还是笑呵呵的。)
我的姥姥就是这样一个心灵手巧,热爱劳动的人,也是我最最最爱的人!!!(段评:结尾总结了姥姥心灵手巧、热爱劳动的特点,直接抒发了对姥姥的爱,主题明确。但“最最最”表述稍显幼稚,可改为“非常”。且三个感叹号略显多余,一个即可。修改版:我的姥姥就是这样一个心灵手巧、热爱劳动的人,也是我非常爱的人!)
董安慈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心灵手巧的姥姥》,老师首先要为你对姥姥深深的爱点个赞!你通过描述姥姥做玉米汁和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两件事,让一个心灵手巧、热爱劳动的姥姥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你对姥姥的喜爱,这种真挚的情感很能打动读者。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比较清晰。开头直接点明姥姥心灵手巧,能做各种我想吃的东西,让读者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主旨;结尾总结姥姥是心灵手巧、热爱劳动的人,也是自己最爱的人,和开头相呼应,使文章很完整。这种开头点题、结尾扣题的结构运用得很不错。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姥姥心灵手巧、热爱劳动,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姥姥会这么心灵手巧、热爱劳动呢?是因为她对家人无私的爱,还是她本身对生活充满热情?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姥姥美好品质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写姥姥做玉米汁这件事,“当我马上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姥姥却做了一大锅热气扑鼻的玉米汁”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姥姥做玉米汁的动作是怎样的?她的表情如何?玉米汁在锅里翻滚时是什么样子,散发出怎样的香味?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描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姥姥做玉米汁到写姥姥打扫家里,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喝完姥姥做的玉米汁,我心里满是幸福,而姥姥爱劳动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和思想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姥姥还有哪些具体的行为能体现她对家人的爱?
- 从姥姥身上,我们能学到怎样对待生活的态度?
- 如何通过更多的细节描写让姥姥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优秀的作品,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