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地的空调,为人们解热。(段评:这是开头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引出“我”的身份,吸引读者兴趣,与全文主旨契合度高。不过表述稍显简单,可增加一些对“为人们解热”具体情景的描写。修改版:我是大地的空调,在炎炎夏日里,为忙碌的行人驱散燥热,让他们的步伐都变得轻快起来。)
我是天空的空调,吹动着白云。(段评:此段延续前文,以比喻开篇,形象地说明了“我”的作用。但句子较简短,可丰富描述白云被吹动时的样子。修改版:我是天空的空调,轻轻一吹,那洁白的云朵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天空中追逐、嬉戏。)
在天底下我自由的 (改:自由地) 奔跑,我跑到大草原上,抚摸小草,小草开心得弯下了腰,我走后小草就直起了腰。我又走到了田野,在这时是丰收的季节,我走过吹着,为大汗淋淋 (改:大汗淋漓) 忙着丰收的农民解热,农民们说真凉爽啊。(段评:段落通过描写“我”在大草原和田野的活动,展现了“我”的自由和乐于助人,情节具体。但“大汗淋淋”表述有误,且“抚摸小草”这类描写可再增加细节。修改版:在天底下我自由地奔跑,我跑到大草原上,温柔地抚摸着嫩绿的小草,小草在我的抚摸下,开心得弯下了腰,像是在和我打招呼。等我走后,它们又直起了腰。我又来到了田野,这时正是丰收的季节,我轻轻吹过,为大汗淋漓忙着丰收的农民解热,农民们笑着说:“真凉爽啊!”)
走了一会儿,我到了大海,看到了海面上有很多的垃圾,我走过去把它们吹在了一起,这是我没注意到我身后有一个大海浪向我冲来,我刚收集我的垃圾又被海浪拍走,我前功尽弃,我只好有又 (改:又) 把垃圾又收集到岸边,正好看到有捞垃圾的人员,我帮完后就走了。(段评:该段讲述“我”在大海收集垃圾的故事,情节有波折。不过“我没注意到我身后”表述啰嗦,可简化。修改版:走了一会儿,我到了大海,看到海面上漂浮着很多垃圾。我走过去把它们吹到一起,可没注意身后一个大海浪冲来,刚收集的垃圾又被拍走了,我前功尽弃。我只好再次把垃圾收集到岸边,正好看到有打捞垃圾的人员,我帮完忙就离开了。)
这在这里 (改:在这里) 我非常自由,不用写作业,也不会被爸妈管,我很开心,就是没有手机也过得很快乐。(段评:此段表达“我”自由快乐的心情,但“在这里”表意不明,可明确地点。修改版:在大自然里,我非常自由,不用写作业,也不会被爸妈管,我很开心,就算没有手机也过得很快乐。)
到了冬天,我变大了,大家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大家都不怎么出门,有人开着电动车出门,车没电了他在推着车我也在后面偷偷地帮他推着,我太走过 (改:走过) 人们的家前,我跑过去,他们没关紧的门都被我关了起来,没关紧的窗发出呼呼的响声,让大家被吓到了。(段评:段落写冬天“我”帮助他人的事,体现了“我”的善良。不过“我太走过”表述有误,且“呼呼的响声”可更生动地描写。修改版:到了冬天,我变大了,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很少出门。有人开着电动车出门,车没电了在推着走,我在后面偷偷地帮他推着。我经过人们的家门前,跑过去把没关紧的门都关上了,没关紧的窗被我一吹,发出像鬼哭狼嚎般的呼呼声,把大家都吓到了。)
我在大树下想着,我现在是去哪里呢?我突然想到了,我可以去天安门啊,这也完成了我以前的愿望。过了几天我来到了,我看着这壮观的天安门,说到 (改:说道) ,我们现在的祖国真雄伟啊,我走过去把红旗吹得飘来飘去。到了后面我还去了很多的地方,见到了许多景物和一些东西。(段评:这段描述“我”去天安门的经历,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但“说到”应是“说道”,且可增加对天安门壮观景象的具体描写。修改版:我在大树下想着,现在该去哪里呢?突然我想到了,我可以去天安门啊,这也能完成我以前的愿望。过了几天我来到了天安门,看着那宏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红色的城墙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我不禁说道:“我们现在的祖国真雄伟啊!”我走过去把红旗吹得猎猎作响。之后我还去了很多地方,见到了许多美丽的景物。)
就在这时,我去完了全中国,我就没有什么事干了,我很无聊,我在之前的大树下看着那无数只眼看着我,我突然变了回来。在这段时间里,我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开心,看见了各种的地方,我很开心。(段评:作为结尾段,总结了这段经历的感受,主题得到升华。但“无数只眼看着我”表意不明,可修改。修改版:就在这时,我游遍了全中国,没什么事可干了,我很无聊。我回到之前的大树下,静静地站着,突然我变了回来。在这段时间里,我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地方,我真的很开心。)
邓良钧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变成了风》,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独特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以“变成风”这样奇妙的视角来展开故事,而你却通过这个独特的设定,展现了风的各种经历和带来的影响,还从中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开心,这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深度和亮点!
老师发现你在描写方面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比如“我跑到大草原上,抚摸小草,小草开心得弯下了腰,我走后小草就直起了腰”,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当作人来写,把风与小草的互动描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幅画面,感受到风的活泼和小草的可爱 。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写了自己变成风后经历的各种事情,感受到了快乐。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做这些事会让你感到快乐呢?是因为帮助他人能收获满足,还是在自由的体验中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快乐”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你写在大海清理垃圾时,“看到了海面上有很多的垃圾,我走过去把它们吹在了一起,这是我没注意到我身后有一个大海浪向我冲来,我刚收集我的垃圾又被海浪拍走,我前功尽弃”这里,是文章比较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海面是什么颜色的?海浪冲过来时发出怎样的声音?你心里最着急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一件事到另一件事,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比如从在田野帮助农民到去大海清理垃圾,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告别了田野里忙碌的农民,我继续自由自在地前行,很快来到了广阔的大海边”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想象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和思想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风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这些特点和作用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 在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更困难的情况?它是如何克服的?这又能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 如何通过描写风的经历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自由、对奉献的理解?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