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又名为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其历史背景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皇权制度、建筑艺术及文化理念的结合,也体现封建社会的情况。(段评:这段整体不错,但可以增加一些关于故宫如何体现皇权制度、建筑艺术和文化理念结合的细节描述。修改版:故宫,又名为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里的建筑布局、宫殿规格以及装饰细节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皇权制度,比如宫殿的高度、颜色的使用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建筑艺术更是登峰造极,无论是榫卯结构的巧妙运用,还是各种雕刻绘画艺术都让人惊叹。在文化理念方面,故宫的一砖一瓦都蕴含着古人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情况。)
故宫因为修建时间早,所以历史非常悠久。故宫于明成祖朱棣1406年下令修建,历时14年,在1420年正式竣工。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占地约72万平方米,约有100个足球场那么大,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8707间,可是宏宏大壮观 (改:宏伟壮观) 啊!(段评:表述较为平实,可以增加一些修辞手法让描写更生动。修改版:故宫修建的时间那可早啦,历史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流,源远流长。故宫于明成祖朱棣1406年下令修建,这一修就历时14年之久,终于在1420年正式竣工。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占地约72万平方米,那面积可大啦,足足约有100个足球场那么大,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8707间,看起来真是宏伟壮观得像一座巍峨的巨人啊!)
故宫的整体规划十分合理。故宫可以分成外朝、内廷两个大块,而两个块 (改:两块) 又可以分成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三个小块。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而内廷却是皇帝的生活娱乐区,看来皇帝也不是神人啊。太和殿是举行登基、大婚等重大典礼的地方,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乾清宫是皇帝寝宫与理政场所;御花园是皇帝的“游乐场”,这里融合了江南林 (改:江南园林) 与北方山水,供皇室休憩,体现“人天合一 (改:天人合一) ”的理念。(段评:对于故宫各个区域功能的描述有些干巴巴,可以增加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并且可以把‘看来皇帝也不是神人啊’这种表述改得更书面一些。修改版:故宫的整体规划十分合理。故宫可以分成外朝、内廷两个大块,而这两个大块又可以分成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三个小块。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神圣之地,而内廷则是皇帝的生活娱乐之所,可见皇帝也有着普通人的生活需求。太和殿是举行登基、大婚等重大典礼的威严场所,它高高在上,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与理政之处,充满着庄严肃穆;御花园是皇帝的‘游乐场’,这里巧妙地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秀美与北方山水的壮阔,供皇室休憩,完美地体现了‘人天合一’的理念。)
故宫不仅山水好,主人还多,变迁也多。明朝共有14位皇帝在此执政,清朝有10个皇帝居住,直至1912年大清灭亡,溥仪退位,但溥仪仍居住至1924年。直到1925年,仅仅过了一年,故宫就由皇家宫殿变成了博物馆,供人们观赏。(段评:这段的表述比较平淡,可以增加一些连接词增强上下文衔接,并且可以在描述变迁时增加一些体现时间感的词语。修改版:故宫不仅山水好,而且主人众多,变迁也十分频繁。在明朝的时候,共有14位皇帝在此执政,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清朝有10个皇帝居住于此。直至1912年,随着大清的灭亡,溥仪退位,但是溥仪仍居住至1924年。短暂的一年之后,也就是1925年,故宫就由皇家宫殿变成了博物馆,开始供人们观赏。)
关于故宫,还有许多相关的故事。传说在修建故宫时,为了运送巨大的石料到工地,工匠们在冬天泼水成冰,利用冰面的滑动将石料运到工地。还有,每到夜晚,故宫的红墙绿瓦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有人说能听到古代宫女和太监们的脚步声,虽然这只是传说,但也会故宫 (改:为故宫) 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段评:故事的描述可以更加详细生动。修改版:关于故宫,还有许多相关的故事。传说在修建故宫时,为了运送巨大的石料到工地,工匠们在冬天泼水成冰,那冰冷的水在地上迅速结成冰面,就像大自然提供的运输轨道一样,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利用冰面的滑动将石料运到工地。还有,每到夜晚,故宫的红墙绿瓦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月色如水洒在墙上,仿佛给故宫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有人说能听到古代宫女和太监们若有若无的脚步声,虽然这只是传说,但却像一阵神秘的风,给故宫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这就是故宫,豪华大气,不愧是皇家宫殿呐! (段评:结尾有些仓促,可以再总结一下故宫的特色。修改版:这就是故宫,豪华大气又充满神秘色彩,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愧是皇家宫殿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