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这件事,我就特别紧张。(段评:第一段作为开头,直接点明了紧张的心情,简洁明了,能快速引出下文要讲的事,这点很棒!如果能稍微增加一点具体的小细节,比如紧张时的一个小动作,会让开头更生动哦。)
这件事就是期末考试的成绩。这不刚期末考试结束,我就担心起自己的成绩来了。一想到我的成绩,我的牙齿都在上下打颤。心像一只小兔子一样,差一点儿就要跳出我的胸腔来了。这几天,我天天睡不好觉,因为每次睡着了,以后,我就会梦到,自己要吗 (改:要么) 是八十几分,要吗 (改:要么) 是七十几分,甚至还梦到自己考了不及格!每当这时候,我就会被惊醒,并且出一身冷汗。 白天顶着黑眼圈,都快成哪吒了,当不成哪吒就成大熊猫了!最后,我还是没上九十。(段评:中间段详细写了紧张的原因和表现,心理描写很真实,像牙齿打颤、心像小兔子跳这些比喻都很形象!不过有几个小问题:一是有错别字,比如“以后”应该是“一睡着”,“要吗”是“要么”;二是结尾“最后,我还是没上九十”有点突然,要是能加一点知道成绩时的小细节就更好啦;三是“白天顶着黑眼圈,都快成哪吒了,当不成哪吒就成大熊猫了”这里可以更自然一点,不用特意说“当不成哪吒”哦。修改版:这件事就是等期末考试的成绩。这不刚考完试,我就天天揪着心。一想到成绩,我的牙齿就忍不住上下打架,心像揣了只蹦跳的小兔子,“咚咚”地撞着胸腔,好像下一秒就要跳出来!这几天我总睡不好,一闭眼就梦见自己考砸了——有时候是八十几分,有时候是七十几分,甚至还梦到红通通的“不及格”写在卷子上!每次我都会猛地惊醒,额头上全是冷汗。白天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同学都笑我快变成大熊猫啦!终于等到发成绩那天,我攥着衣角慢慢翻开卷子,红红的分数在眼前晃——唉,还是没上九十。)
每个人都有紧张的事情,你有什么紧张的事,也来跟大家讲一讲吧!(段评:结尾用提问的方式和读者互动,很亲切,能让大家有共鸣!要是能把“紧张的事情”和自己的经历稍微再呼应一下,比如加一句“就像我等成绩时那样”,会让结尾更贴合主题哦。)
小宋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一次我很紧张》,老师特别欣赏你对“紧张”情绪的细腻捕捉——从牙齿打颤、心像兔子跳,到噩梦惊醒出冷汗,这些描写让“紧张”变得具体可感,读起来仿佛能摸到你砰砰直跳的心,这是文章最打动人的地方!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给文章“加加戏”,让它更精彩。比如你写“最后,我还是没上九十”,这里其实可以成为故事的“小高潮”:老师念分数时的声音是高是低?你拿到试卷时手指有没有发抖?看到分数的那一刻,心里除了失落,有没有闪过“下次要更努力”的念头?把这些“特写镜头”加进去,文章的情节会更完整,你的心情也能传递得更真切。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紧张时,除了身体反应,你有没有做过什么“小动作”来缓解(比如捏衣角、深呼吸)?把它写出来会不会让紧张感更真实?
- 没考到九十后,你是怎么调整心情的?如果加一句你当时的小感悟(比如“原来紧张也没用,不如平时多努力”),文章的中心会不会更深刻?
- 下次写紧张的事,能不能试试“先抑后扬”——开头写紧张到极点,结尾写克服紧张后的轻松?这样结构会更有起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