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园里种了许多丁香花树。这些丁香花树又高又细,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仙女。丁香花在树上含苞待放,吸引了不少人。他们都想看到丁香花开放的那一惊人 (改:那惊人) 而又美丽的瞬间。(段评:开头通过比喻写出了丁香花树的美丽,也点出了大家对花开的期待,能自然引出主题。不过描写还可以更具体些,比如加上对花苞的样子、人们的动作等细节,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最近,校园里新种了一排丁香花树。它们又高又细,枝条轻轻垂着,像一个个穿着绿裙子的仙女站在路边。树上的丁香花苞圆鼓鼓的,紫莹莹的,藏在嫩绿的叶子里,像一个个小铃铛。路过的同学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有的凑近闻闻淡淡的香气,有的仰着脑袋看,大家都盼着能亲眼看见丁香花绽放的美丽瞬间呢。)
记得有个下午,淘气包张明下去操场做运动,他突然趁老师不注意溜出队伍,开始往回跑。在他往回跑时,正好被班长王寒冰瞅见了,于是班长就去抓张明,也没告诉老师。可张明不但一个 (改:可张明不但是一个) 淘气包,还是个运动健将!还没等王寒冰跑过去,他就没影了!不过王寒冰她可不笨 (改:不过王寒冰可不笨) ,几分钟的时间就找到了张明。(段评:这段写出了张明溜队、王寒冰追他的过程,能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有些句子可以更简洁,比如“可张明不但一个淘气包”有语病,而且“还没等王寒冰跑过去,他就没影了”可以加一点动作描写,让场景更生动。修改版:记得有个下午,淘气包张明跟着班级去操场做运动。他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出队伍往回跑。这一幕正好被班长王寒冰看见了,她没告诉老师,直接追了上去。张明可是个运动健将呀!他撒开腿跑得飞快,像只灵活的小猴子,王寒冰还没追上几步,他就钻到教学楼后面没影了。不过王寒冰可不笨,她顺着脚印找,几分钟就发现了躲在丁香花树后的张明。)
王寒冰抓住了张明,拉着他就往回走。张明忍着痛被王寒冰拉回了队伍 (改:被王寒冰拉回了队伍) 。(段评:这段写王寒冰把张明拉回队伍,但内容太简单啦,比如“忍着痛”可以说说为什么痛,拉的动作也可以写具体,让情节更真实。修改版:王寒冰一把抓住张明的胳膊,紧紧地拉着他往队伍走。张明的胳膊被抓得有点红,他皱着眉头,却不敢挣扎,只能乖乖地被王寒冰拉回了操场的队伍里。)
但张明可是很滑的,又趁班长不注意快速溜出队伍。这次王寒冰有些迟钝,晚了几分钟才发现张明又逃走了。这次她不仅告诉了老师,还和老师一起去找张明然后准备给他点儿教训 (改:还和老师一起去找张明,准备给他点儿教训) 。(段评:这段写出了张明再次溜队、王寒冰告诉老师的过程,但“有些迟钝”可以换个更贴合班长的说法,比如“忙着整队没注意”,而且“准备给他点儿教训”可以加一点老师的反应,让内容更丰富。修改版:可张明是个“小滑头”,刚站回队伍没一会儿,又趁王寒冰忙着整队时偷偷溜了。这次王寒冰晚了几分钟才发现,她气得跺了跺脚,赶紧跑到老师身边,把张明溜队的事说了。李老师听了,皱着眉说:“走,我们去找他,得让他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当他们找到张明时,却发现张明在帮一个老人搬丁香花树,因为树太重,老人搬不动,张明发现了就趁运动时溜出来帮助老人搬树。王寒冰得知起因后,觉得十分惭愧,也一起帮老人搬树。李军老师看到自己学生有爱心的一面,热泪盈眶,也来帮忙。老人站在一边,默默地红了眼。(段评:这段写出了找到张明的意外场景,能升华人物形象,但描写可以更细腻,比如老人搬树的样子、张明的动作,还有大家帮忙时的情景,让情感更真实。修改版:当李老师和王寒冰找到张明时,却看见他正蹲在一棵丁香花树旁,帮一位满头大汗的园丁爷爷搬树苗。爷爷的腰弯得像个虾米,树苗又粗又重,张明用肩膀顶着树苗,小脸憋得通红,额头上全是汗。王寒冰的脸一下子红了,她赶紧跑过去帮忙扶着树苗。李老师看着张明认真的样子,眼睛里闪着光,也走过去一起抬。园丁爷爷站在旁边,笑着擦了擦汗,眼角都湿润了。)
这个在丁香花下的“秘密”,温暖极了。(段评:结尾点出了“秘密”的温暖,很贴合主题,但可以把“温暖”和丁香花联系起来,让结尾更有画面感,也更有味道。修改版:夕阳洒在丁香花树上,花苞好像更紫了。这个藏在丁香花树下的秘密,像一股暖流,轻轻淌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温暖极了。)
梁茹骥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文章,老师首先要为你巧妙的立意点赞!你把“淘气包张明溜队”这个看似调皮的行为,最终落脚在“帮助老人搬丁香树”的温暖故事上,用“丁香花下的秘密”这个结尾点题,让文章充满了反转的惊喜和人性的温度,这是非常棒的创意!
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从校园种丁香花的背景引入,到张明两次溜队的波折,再到最后揭示真相,像一个小小的“侦探故事”,很吸引人。不过我们可以给这个故事“拍个更细腻的电影”——比如当王寒冰第一次抓住张明时,他“忍着痛”的表情和心里的焦急(想帮老人却被误会),或者老人搬树时额头的汗珠、树干粗糙的触感,这些细节能让故事更有画面感。
再给段落“搭一座小桥”:从“张明被拉回队伍”到“又溜出去”之间,加一句“可他心里还记挂着那棵沉重的丁香树,脚底下像长了草”,过渡会更自然。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 丁香花树“又高又细像仙女”,和老人搬树的“沉重”形成对比,这个对比能怎么帮我们更好地表达“温暖”的主题?
- 如果你是张明,被班长误会时,心里最想说却没说出口的那句话是什么?把它写出来,人物会更鲜活哦!
- 最后大家一起搬树时,丁香花苞有没有“悄悄”发生变化?用它的变化呼应“温暖”,会不会更有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