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月光像牛奶一样洒在公园里,银杏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好像在说悄悄话。露熙蹲在长椅旁,耳朵尖红得像小番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落下——她想画池塘中的睡莲,但画到第三片花瓣时,一个男孩把她的水彩笔踢进了水里,沉得连泡泡都没冒。(段评:开头的环境描写很有画面感,用了比喻把月光比作牛奶,把眼泪比作断了线的珠子,很生动!不过露熙的动作可以再具体点,比如蹲的时候是怎么蹲的,手指有没有抓着裙摆呀?这样能让我们更心疼她呢。修改版:夏夜的月光像刚挤的牛奶一样,稠稠地洒在公园的石板路上,银杏叶在风里沙沙蹭着,像凑在耳边说悄悄话。露熙抱着画板蹲在长椅旁,膝盖抵着下巴,手指紧紧抓着裙摆的花边,耳朵尖红得像熟透的小番茄,眼泪啪嗒啪嗒砸在画板上——她正画池塘里的睡莲,刚勾完第三片花瓣的曲线,一个男孩突然撞过来,把她的水彩笔盒踢进了水里,笔沉下去的时候连个泡泡都没冒,只荡开一圈小小的涟漪。)
“要是我会魔法就好了……露熙盯着水面上的小圆晕,手指绞着裙摆上的蝴蝶结。她从小就害怕和人说话,连问路都要在心里排练十遍,现在笔被人踢进水里,喉咙像被棉花堵住了似的发不出声音。(段评:这里写出了露熙的胆小,很真实!要是能加一点她看到水面时的具体想法,比如看到水里自己的影子会不会更难过?或者裙摆的蝴蝶结被她绞得变了形,这样细节会更丰富哦。修改版:"要是我会魔法就好了……"露熙盯着水面上散开的小圆晕,那晕圈里映着她红通通的眼睛。她的手指把裙摆上的蝴蝶结绞来绞去,蝴蝶结的丝带都被扯得皱巴巴的。她从小就怕跟陌生人说话,连问小卖部阿姨要根棒棒糖,都要在心里排练十遍才敢开口。现在笔被踢进水里,她张了张嘴,喉咙里像塞了团湿棉花,半个字都挤不出来。)
小男孩没走,也没说话。一片银杏叶飘到她的脚边,接着是一阵轻快的脚步。“需要帮忙吗?”一位穿着白裙子的大姐姐蹲下来,头上别着星星发夹,眼睛弯成月牙。(段评:大姐姐的出现很及时,外貌描写也很可爱!不过小男孩没走的样子可以加一点点,比如他是不是站在旁边抠手指?这样能让我们更清楚他的状态,也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修改版:踢笔的小男孩没走,他背对着露熙,一只脚在地上蹭来蹭去,好像在踢地上的小石子。一片银杏叶打着旋飘到露熙脚边,接着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需要帮忙吗?"一位穿白裙子的大姐姐蹲下来,她的头发上别着星星形状的发夹,眼睛弯成了月牙儿,声音像风穿过风铃一样好听。)
“我……我的笔被他……”露熙刚开口就咬到舌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叫。陈雪却立马懂了她的意思,冲上去给了王明一脚! (改:陈雪却立马懂了她的意思,冲上去质问王明:) (段评:露熙咬舌头的细节很真实!不过陈雪突然冲上去踢人有点太凶啦,不符合大姐姐温柔的感觉哦。可以改成陈雪先走到小男孩身边,严肃地跟他讲道理,这样更合理,也能让露熙看到怎么勇敢表达自己。修改版:"我……我的笔被他……"露熙刚开口就咬到了舌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陈雪却立刻明白了,她站起来走到小男孩身边,轻轻拉住他的胳膊:"小弟弟,你把别人的笔踢进水里,是不是应该道歉呀?")
“你去把笔捡回来!”(段评:这句话很有力量!不过可以加一点点陈雪的表情,比如她皱着眉头但语气很认真,这样能让我们更清楚她的态度,也不会显得太凶啦。修改版:陈雪皱了皱眉头,语气认真地说:"你把笔踢进水里,得去把它捡回来还给妹妹哦。")
“你怎么这样!”王明的叫声引来了许多目光。(段评:王明的反应很真实!不过周围人的目光可以加一点点,比如有人朝这边看过来,这样能让场景更热闹,也让王明更不好意思,为他后面捡笔做准备。修改版:"你怎么这样!"王明叫了一声,声音里带着点委屈,周围散步的爷爷奶奶都朝这边看了过来。)
陈雪又踹了一脚,“叫你捡就赶紧去!”这一举动导致周围的人议论纷纷:“这人怎么这样?”“干嘛打人啊?”“这人好没素质。 (改:这行为不太好。) ”(段评:这里陈雪又踹人就更凶啦,我们可以改成陈雪耐心地跟王明说为什么要捡笔,比如笔是露熙很喜欢的东西,这样王明会更愿意去捡。周围人的议论也可以温和一点,比如有人说"小朋友要懂礼貌呀",这样更符合公园的氛围。修改版:陈雪没有生气,她蹲下来看着王明的眼睛:"小弟弟,那支水彩笔是妹妹很喜欢的东西,你把它弄湿了,她会很难过的,对不对?"周围的奶奶笑着说:"是呀,小朋友要学会道歉哦。")
王明无奈,走到池塘边挽起袖子去够。“给。”陈雪拿过王明手上湿淋淋的笔递给露熙,她在接笔时,指尖碰到了陈雪温暖的手,她鼓起勇气说:“谢谢!”陈雪笑着摸摸她的头,“不客气。”(段评:露熙碰到手的细节很温暖!不过陈雪递笔的动作可以加一点点,比如她用纸巾擦了擦笔上的水,这样更贴心。露熙说谢谢的时候,也可以加一点点她的动作,比如她抬起头看着陈雪,这样更勇敢。修改版:王明听了,低着头走到池塘边,挽起袖子伸手去够水里的笔。"给你。"陈雪接过王明递来的湿淋淋的笔,用自己的手帕擦了擦笔杆,然后递给露熙。露熙接过笔时,指尖碰到了陈雪温暖的手,她鼓起勇气抬起头,看着陈雪的眼睛小声说:"谢谢姐姐!"陈雪笑着摸摸她的头:"不客气呀。")
“姐!我讨厌你……”王明一边大叫一边捂着脸跑开了。(段评:王明的反应很可爱!不过他跑开的样子可以加一点点,比如他捂着脸跑的时候,还回头看了一眼,这样更像个调皮又有点害羞的小男孩。修改版:"姐!你就知道帮别人……"王明一边捂着脸一边大叫,然后转身跑开了,跑了几步还回头看了一眼露熙,好像在说"对不起"。)
露熙看着画板上未完成的睡莲,偷偷在边上加上了一颗小星星,那是陈雪头上的光,正温暖着她心里的小种子——原来和人说话也没那么可怕呀!(段评:结尾的升华很自然!小星星的比喻也很温暖。不过露熙心里的小种子可以加一点点具体的想法,比如她想下次再遇到困难,要像陈雪姐姐一样勇敢说出来,这样能让主题更明确哦。修改版:露熙看着画板上未完成的睡莲,偷偷在旁边画了一颗小小的星星,就像陈雪姐姐头上的发夹一样。那星星的光好像照进了她心里,她悄悄想:原来跟人说话也没那么可怕呀,下次再遇到困难,我也要勇敢地说出来!)
胡家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月下的公园》,老师首先要为你细腻的情感捕捉和巧妙的立意点赞!你没有只写夏夜公园的美景,而是通过露熙丢画笔、被帮助的小事,悄悄埋下了一颗“勇气”的种子——结尾那句“原来和人说话也没那么可怕呀”,像月光下突然亮起的小灯笼,一下子照亮了整个故事的温暖内核,这比单纯写景的文章动人多了!
你特别擅长用“画面感”抓住读者的心:开头“月光像牛奶一样洒在公园”“耳朵尖红得像小番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这些比喻就像给文字镀了层月光,读起来既清新又贴切。尤其是陈雪姐姐出现时“眼睛弯成月牙”的细节,和结尾“偷偷加上一颗小星星”的呼应,让整个故事的“温暖感”贯穿始终,结构上也显得很精巧。
不过老师想和你一起“给故事拍个慢镜头”,让这份温暖更有力量——你看,陈雪姐姐“冲上去给了王明一脚”这里,是故事的小高潮,但写得有点快哦!如果我们把镜头推近,能不能加上王明被踢时的反应?比如他“身子一歪,手里的玩具掉到地上”,或者周围人的目光具体是“好奇的”还是“惊讶的”?还有露熙当时的心理:她看到陈雪姐姐帮忙时,是“吓得缩了缩脖子”还是“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跳”?这些细节能让冲突更真实,也能让露熙后来“鼓起勇气说谢谢”的转变更自然。
另外,你写露熙“从小就害怕和人说话”,如果能在开头加一个小伏笔,比如她“攥着画笔的手捏得指节发白”“不敢抬头看路过的人”,读者就能更早感受到她的胆小,后面她的成长会更让人惊喜。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往深处想想:
- 露熙画睡莲时,是不是对“美”有特别的向往?这种向往和她害怕与人交流的矛盾,能不能在开头多写两句?
- 陈雪姐姐头上的“星星发夹”,除了温暖,会不会也象征着“勇气”?如果结尾露熙画的星星,后来成了她克服胆小的“小秘密”,故事的主题会不会更深刻?
- 那个踢画笔的王明,后来有没有可能也被这份温暖打动?比如第二天他偷偷放了一盒新画笔在长椅上?这样的小转折,会不会让“月下的公园”更像一个充满善意的小世界?
家瑜,你的文字里藏着对“美”和“温暖”的敏感捕捉,只要再给故事多加点“慢镜头”和“小思考”,一定会写得更棒!期待你下次的作品,能让老师看到更丰富的“月下故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