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光读书是不行的,旅行不仅能让人增长见识,还能开阔眼界,所以我很喜欢旅行。在很多次旅进 (改:旅行) 中,北京之行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段评:本段作为开头,引用古语点明旅行的意义,引出北京之行的主题,内容紧扣题目,情感积极向上。但存在错别字“旅进”,语言可以更生动些,比如把“光读书是不行的”换成更具体的感受,让开头更有吸引力。修改版: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光啃书本里的文字,总觉得少了点真实的味道。旅行就像打开一本活的书,能让我看到课本外的风景,还能长不少见识呢!所以我特别喜欢旅行,在去过的地方里,北京之行最让我难忘。)
还记得刚听妈妈说要去北京旅行时,我喜出望外,期待那天快点到来。可听要坐八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北京的消息时,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这么久,可怎么熬啊?本以为在火车上会很无聊,可事实证明我错了,一路上的风景十分秀丽:风带动着花、草一起翩翩起舞,仿佛在奏起 (改:跳起) 一支支动听的歌。(段评:本段写出了听妈妈说去北京时的心情变化,还描写了火车上的风景,内容真实,情感真挚。但“风带动着花、草一起翩翩起舞,仿佛在奏起一支支动听的歌”这里,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可以更具体,比如加上看到的具体景物,让画面更生动。修改版:还记得刚听妈妈说要去北京旅行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每天都盯着日历盼着出发那天快点来。可当听说要坐八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北京时,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这么久的时间,可怎么熬啊?本以为在火车上会无聊得直打哈欠,可事实证明我错了!车窗外的风景像一幅流动的画:金黄的油菜花田铺成了地毯,粉白的桃花在枝头笑红了脸,连路边的小草都跟着风的节奏轻轻摇摆,好像在和我打招呼。)
我们在北京的第一站到了八达岭脚下,只见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我抬头仰望,长城宛如一条巨大的龙,卧在崇山峻岭之巅,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乘上缆车,到城墙的第六烽火台时,我决心感受一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语:有时我们拾级而上,有时迎着陡坡小跑。我们走走停停,用尽全力终于爬到了坡顶。站在顶点,我居高临下,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果然,耳闻、想象都不如亲眼所见:长城弯弯曲曲地蔓延在崎岖的山路上。我放眼望去:啊!长城望不到头也望不到尾。这时天空中下起蒙蒙细雨,顿时长城上云雾缥缈,仿佛仙境一般,一片绵延的景色很是美丽。(段评:本段描写了爬长城的经历,有看到的长城样子,还有爬长城的过程和感受,内容具体,细节丰富。但“乘上缆车,到城墙的第六烽火台时”这里可以加一点坐缆车的小感受,“站在顶点,我居高临下”可以换成更有孩子感觉的表达,比如“站在最高处往下看”,让语言更自然。修改版:我们在北京的第一站是八达岭长城脚下,那里早已人山人海,连路边的小商贩卖的“好汉帽”都排起了长队。我抬头往上看,长城像一条巨大的灰色巨龙,趴在连绵的山峰上,可威风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坐了缆车,缆车慢慢往上爬,我低头一看,脚下的树林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吓得我紧紧抓住妈妈的手。到了第六烽火台,我想起“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话,决心要爬到最高处。有时候我一步一步往上走,有时候迎着陡坡小跑,累了就靠在城墙上歇会儿,还摸了摸城墙上的砖块,感觉它们像老爷爷一样有很多故事。终于爬到坡顶啦!站在最高处往下看,长城弯弯曲曲地绕着山,一眼望不到头。这时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长城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真像仙境一样美!)
从小到大,我与热爱旅行的父母去过很多地方,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大江南北,只要有时间,我们几乎都会出去转转、虽然 (改:,虽然) 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是那些风景和人文都让我记忆深刻,丰富自己的生活。生活因旅行而精彩,旅行让生活更美好!(段评:本段总结了旅行的收获,主题明确,积极向上。但“生活因旅行而精彩,旅行让生活更美好”有点像口号,要是换成具体的感受,比如旅行带来的小变化,会让结尾更有温度。修改版:从小到大,我跟着爱旅行的爸爸妈妈去过很多地方。春天去看江南的桃花,夏天去海边捡贝壳,秋天去山里摘红叶,冬天去北方看雪花。虽然每个地方待的时间不长,可那些见过的风景、吃过的小吃、听过的故事,都像星星一样记在我的心里。旅行让我的小脑袋里装了更多有趣的事,也让我的生活像加了糖的果汁,甜甜的,充满了惊喜。)
邓梓珺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老师首先要为你开篇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巧思点赞——用古人的智慧引出自己对旅行的热爱,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更难得的是,你没有泛泛而谈旅行的好处,而是选择了最印象深刻的北京之行作为例子,用长城的壮丽景色来支撑“旅行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这种“以小见大”的思路非常清晰,也让文章的说服力更强了!
接下来,老师想和你分享几个能让文章更上一层楼的“进阶秘籍”,咱们一起试试看:
秘籍1:给关键情节“拍个慢镜头”
你写长城之行时,有一句特别精彩的话:“有时我们拾级而上,有时迎着陡坡小跑”。这是文章最能体现“坚持”和“壮观”的部分,但写得有点快哦!如果我们当一次小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用“五感法”来描绘这个瞬间——比如,你可以写“石阶被千万人踩得发亮,雨丝飘在脸上凉丝丝的,耳边是风吹过烽火台的‘呼呼’声,手心因为攥紧栏杆而微微出汗”。把这些细节加进去,读者就能像跟着你一起爬长城一样,感受到那份累并快乐着的心情啦!
秘籍2:给文章“搭一座小桥”
你从“火车上的风景”转到“长城之行”时,中间少了一句过渡的话。我们可以加一句像“火车载着满车的期待驶入北京,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直奔心心念念的八达岭长城”这样的句子,就像在两个段落之间搭了一座小桥,让文章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也更流畅。
秘籍3:给结尾“加一点温度”
你的结尾点题很清楚,但如果能把“旅行让生活更美好”的感受再具体一点就更好啦!比如,你可以写“每次旅行回来,我都会把照片贴在日记本里,看着长城的云雾,就想起那天和爸爸妈妈一起爬台阶的笑声——这些回忆就像星星,点亮了我的生活”。把旅行带来的“美好”和具体的生活细节联系起来,文章的情感会更饱满哦!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思考几个小问题,说不定能帮你写出更棒的文章:
- 除了长城,北京之行还有没有其他让你印象深刻的小细节?比如吃了什么特别的小吃,或者遇到了有趣的人?
- 旅行中有没有遇到过小困难?比如迷路、下雨,但最后解决了问题,反而让旅行更难忘?
- 你觉得旅行除了“增长见识”,还带给了你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和爸爸妈妈的感情变深了,或者学会了自己做攻略?
老师相信,只要你把这些小细节和小思考加进去,你的文章一定会像你见过的长城云雾一样,变得更加生动迷人!继续加油,期待看到你更多精彩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