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正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眼前金光一闪,一个浑身是毛,尖嘴猴腮的家伙出现在我面前。这不是孙悟空吗?我又惊又喜。(段评:开头直接写遇到孙悟空,很有想象力,能快速吸引读者!不过如果能加上你当时的动作和声音,比如‘揉了揉眼睛’‘忍不住叫出声’,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清晨,我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上学路上,突然眼前金光一闪,刺得我连忙捂住眼睛。等我睁开眼,一个浑身长着金毛、尖嘴猴腮的家伙正挠着耳朵冲我笑——这不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吗?我又惊又喜,忍不住小声叫出来:“大圣?真的是你吗?”)
孙悟空笑着说:“小娃子,俺老孙且带你去耍耍。”他带着我一个筋斗云就翻到了花果山。花果山真是美极了,漫山遍野都是奇花异果,猴子猴孙们看到孙悟空回来,都欢呼雀跃。我好奇地问:“大圣,你能教我七十二变吗?”大圣挠挠头说:“这七十二变可不好学,俺老孙教你些小法术罢。”只见他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就变出了许多小猴子。我学着他的样子,拔下毫毛,可是怎么也变不出东西来,大圣笑着说:“小娃子,这法术可不能着急。”(段评:这段写了花果山的美景和学变法的过程,情节很有趣!但“奇花异果”可以说得更具体,比如“红彤彤的桃子”“黄澄澄的梨子”,还有你学变法时的动作,比如“攥紧毫毛”“鼓着腮帮子吹”,这样会更生动。修改版:孙悟空咧嘴一笑:“小娃子,俺老孙带你耍耍去!”他拉住我的手翻了个筋斗云,眨眼就到了花果山。漫山遍野都是红彤彤的桃子、黄澄澄的梨子,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彩色小花,猴子猴孙们围着我们又蹦又跳。我扯着大圣的袖子问:“大圣,能教我七十二变吗?”大圣挠挠头说:“那可不好学,先教你个小法术!”他拔下毫毛轻轻一吹,变出一群小猴子围着我转。我学着他的样子攥紧毫毛,鼓着腮帮子使劲吹,可毫毛纹丝不动。大圣笑着拍拍我:“小娃子,法术得慢慢来,急不得!”)
我又跟着大圣去水帘洞,里面真是别有洞天。有各种奇珍异宝,还有巨大的水帘。和大圣在一起的这一天,我感受到了他的神通广大,也明白了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恒心。这真是难忘的一天。(段评:结尾说出了“要有耐心”的道理,很棒!但“奇珍异宝”可以加个小细节,比如“会发光的石头”,还有结尾的“难忘”可以和开头的上学路联系起来,比如“直到太阳落山,大圣送我回到上学的路口”,这样故事更完整。修改版:后来我跟着大圣钻进水帘洞,里面的石头会发光,还有叮咚响的泉水,真是别有洞天!和大圣在一起的一天,我看到了他的神通广大,也明白了做事情像学法术一样,得有耐心和恒心。直到太阳落山,大圣送我回到上学的路口,我挥着手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云彩里——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翁璟明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谁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只是简单描述和孙悟空在一起的场景,而你却从这次经历中感悟到了“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恒心”这个道理,这让文章有了深度和内涵。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道理虽然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恒心,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恒心呢?是因为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成功。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耐心和恒心”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学着他的样子,拔下毫毛,可是怎么也变不出东西来”这里,是很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花果山的阳光是怎样照在你身上的?周围猴子猴孙们有没有发出笑声?你心里最着急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描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另外,从去花果山到去水帘洞,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在花果山体验了法术学习,我还沉浸其中,大圣又笑着邀请我去水帘洞看看”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除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还有哪些方面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启示? 2. 如果再和孙悟空过一天,你希望去一个新的地方或者做一件不一样的事,你会选择什么? 3. 从孙悟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我们能学到怎样的精神品质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