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打开门,发现一个缩在墙角的小女孩,街人来人往 (改:街上人来人往) ,她微弱声音说道:“您来买一盒火柴吧。”她金头发,脸冻得红通通的,身上穿着围裙,怀里有一堆火柴,身体不停得颤陡 (改:不停地颤抖) 。我立刻把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身上,我对她说:“别卖了,我跟你一起过一天吧。”(段评:本段作为故事开头,通过场景描写和小女孩的外貌、动作,快速引入了故事,很有画面感,情感也很温暖。但可以增加一些环境细节,让故事的氛围更浓厚,比如天气的寒冷,小女孩的动作细节,这样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修改版:今天上午,我刚打开门,就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缩在楼道的墙角里。外面飘着细细的雪花,街上的行人裹紧大衣匆匆走过,谁也没注意到她。她仰起冻得红通通的小脸,金头发上沾着雪粒,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叫:“您……您来买一盒火柴吧?”她身上穿着旧围裙,怀里紧紧抱着一捆火柴,小手和身体都在不停发抖。我心里一酸,立刻把身上的厚外套脱下来裹在她身上,蹲下来对她说:“别卖了,跟我回家吧,今天我陪你玩!”)
我把小女孩带到了我家里,我给了她一杯热牛奶,又给她一袋面包,她狼吞虎咽的吃着 (改:狼吞虎咽地吃着) 面包,直到她完全吃完,我拉着她的手,来到我的房间,我给她挑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她换上裙子后,在镜子前转了一个圈,我拿热乎乎的毛巾 (改:我拿热乎乎的毛巾) 擦了擦她那冻得红通通又脏兮兮的脸,给她扎了两条辫子,她开心得不得了。(段评:本段描写了带小女孩回家后的照顾过程,内容很温暖,但可以增加一些小女孩的动作细节和“我”的心理活动,让情感更细腻。比如小女孩喝牛奶时的样子,换裙子时的反应,这样能让故事更生动。修改版:我拉着她冰凉的手回到家,先给她倒了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她双手捧着杯子,小口小口地喝着,眼睛里亮晶晶的。接着我又递了一袋刚烤好的面包,她饿坏了,狼吞虎咽地吃着,嘴角沾了面包屑也没察觉。吃完后,我拉着她走进我的房间,从衣柜里挑了一件粉色的公主裙给她换上。她站在镜子前转了个圈,裙摆飘起来,她忍不住“呀”地叫了一声,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我又用热乎乎的毛巾擦干净她冻红的小脸,给她扎了两条翘翘的辫子,她摸了摸辫子,开心得直蹦跶。)
我说:“你不是想要个圣诞树吗?我陪你一起做一个。”先拿一个支架,再用扎带扎出大概形状,接着把绿色布料缝上去,顶上的小星星也不能忘,最后放上彩灯,一棵圣诞树就做好了。她开心得不得了,我陪她折千纸鹤,她折了一只粉色的千纸鹤给我,说要把幸福留给我。(段评:本段描写了做圣诞树和折千纸鹤的过程,很有童趣,但可以增加一些做圣诞树时的互动细节,比如小女孩的帮忙和反应,让场景更真实。另外,千纸鹤的部分可以更具体,比如小女孩折千纸鹤时的样子,这样能让情感更真挚。修改版:我想起她之前说想要圣诞树,就拉着她的手说:“走,我们一起做一棵超级漂亮的圣诞树!”我们先找来一个铁支架,用扎带固定出树的形状,接着我教她把绿色布料缝在支架上,她小手笨笨地拿着针线,却学得很认真。顶上的小星星是她亲手粘上去的,最后我们一起挂上彩灯,按下开关,彩灯一闪一闪的,像星星落在树上。她拍着手跳起来:“太好看啦!”之后我们又一起折千纸鹤,她折了一只粉色的千纸鹤,小心地塞给我:“这个给你,它会把幸福带给你哦!”)
小女孩闷闷不乐的 (改:闷闷不乐地) ,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我想奶奶。”说完她就哭了,我来到奶奶房间,叫奶奶醒来,我把她带来了小女孩 (改:带来见小女孩) ,奶奶醒了,看了看小女孩,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抱抱,小女孩紧紧抱着我奶奶,说仿佛看见了她奶奶。(段评:本段描写了小女孩想奶奶的情节,情感很真挚,但可以增加一些小女孩哭时的细节,比如她的动作和“我”的心理活动,让场景更感人。另外,奶奶醒来后的反应可以更具体,比如奶奶的动作和语言,这样能让故事更温暖。修改版:玩着玩着,小女孩突然不说话了,低着头闷闷不乐。我轻轻问她怎么了,她扁着嘴,眼泪一下子掉下来:“我想奶奶了……”我赶紧抱了抱她,然后跑到奶奶房间,摇醒正在午睡的奶奶:“奶奶,您快看看这个小妹妹,她想奶奶了。”奶奶坐起来,看见小女孩,温柔地招招手:“来,孩子,到奶奶这儿来。”小女孩扑进奶奶怀里,奶奶紧紧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乖,不哭了,奶奶陪着你。”小女孩靠在奶奶怀里,小声说:“您的怀抱,和我奶奶一样暖和……”)
爸爸妈妈回来了,手上提着许多东西,让我叫弟弟妹妹来一起做晚饭,又问我这是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点了点头,他们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就去做饭了,我叫来弟弟妹妹,全家人一起做晚饭,真是其乐融融。(段评:本段描写了爸爸妈妈回家后的场景,很温馨,但可以增加一些爸爸妈妈的动作和语言,比如他们看到小女孩的反应,这样能让家庭氛围更浓厚。另外,“其乐融融”可以通过具体的场景来体现,比如大家一起做饭的样子,这样更生动。修改版:傍晚,爸爸妈妈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他们看见小女孩,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妈妈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这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吧?欢迎你来我们家!”爸爸也笑着说:“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做晚饭,热闹热闹!”我赶紧叫来弟弟妹妹,大家一起忙起来:妈妈洗菜,爸爸切菜,我和弟弟摆碗筷,妹妹拉着小女孩的手一起剥大蒜。厨房里飘着香味,大家有说有笑,真热闹!)
晚饭很快就做好了,今天我们吃火锅,不仅有火锅,还有许多菜,有红烧排骨,有汁水诱人的烧鸡,有热气腾腾的红烧鱼,五光十色的八宝饭 (改:香甜软糯的八宝饭)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在一起吃饭。(段评:本段描写了吃晚饭的场景,内容很丰富,但可以增加一些吃饭时的互动细节,比如小女孩的反应和大家的对话,让场景更温馨。另外,“五光十色的八宝饭”可以更具体,比如八宝饭的样子,这样能让食物更诱人。修改版:晚饭很快就做好了,桌子上摆得满满的:冒着热气的火锅,香喷喷的红烧排骨,油亮亮的烧鸡,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鱼,最中间是一碗亮晶晶的八宝饭,上面撒着红枸杞和绿葡萄干,好看极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妈妈给小女孩夹了一块排骨,爸爸给她盛了一碗八宝饭。小女孩吃着饭,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们一家人说说笑笑,温暖极了。)
小女孩要走了,我给了她一个粉色上面有小兔子图案 (改:粉色的上面有小兔子图案) 的书包,里面装着零食,把书包塞得鼓鼓的,连一根针也放不进去,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我祝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像她一样开心。(段评:本段作为结尾,很温暖,但可以增加一些送小女孩时的细节,比如小女孩的反应和“我”的心理活动,让情感更真挚。另外,结尾的祝福可以更具体,比如“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有温暖的家”,这样更贴合故事主题。修改版:天黑了,小女孩要走了。我把自己最喜欢的粉色小兔子书包送给她,里面装满了零食和玩具,塞得鼓鼓的。她接过书包,紧紧抱在怀里,对我鞠了一躬:“谢谢你,今天我真开心!”看着她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暖暖的。我默默地想: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像今天的她一样,有温暖的衣服穿,有好吃的东西吃,有爱的人陪伴。)
吴韦珍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过一天》,老师要为你的善良和丰富想象点赞!你通过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度过的这一天,展现了温暖有爱的一面,这个立意特别棒!
不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和小女孩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样的经历对小女孩、对你自己意味着什么?比如在结尾处,把这种感受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说:‘你不是想要个圣诞树吗?我陪你一起做一个。’先拿一个支架,再用扎带扎出大概形状,接着把绿色布料缝上去,顶上的小星星也不能忘,最后放上彩灯,一棵圣诞树就做好了”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你们的表情是怎样的?做圣诞树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心情如何?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描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一件事到另一件事,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比如从做圣诞树到小女孩想奶奶这里,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做完了圣诞树,我们都很开心,可小女孩的眼神中还是透着一丝忧伤,不一会儿,她就闷闷不乐起来”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这次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相处的经历,对你今后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会有什么改变?
- 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再次来到你身边,你还想带她做些什么来让她更开心?
- 怎样把这次经历中收获的温暖和感动,用更生动的文字传递给读者?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