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语文老师布置了写绿豆发芽观察日记的作业,我听到后顿时来了兴趣,迫不及待的 (改:迫不及待地) 做了起来,我先是拿来了一个大小合适的碗,挑了几个嫩绿饱满的绿豆,然后加上合适的水,让绿豆浸泡在水中。绿豆小小的,硬硬的,绿绿的,我心想:“这么小的绿豆,就像懒虫一样呼呼大睡,这样真的能发芽吗?我期待地等着。
10月18日 星期六 晴
第二天,我一起床就兴奋的 (改:兴奋地) 来看绿豆,只见绿豆变得胖乎乎的,有的甚至把绿豆的外衣都撑破了,一下子就露出了白白肥肥的肚皮。我开心地把水倒掉,在碗上盖了一块湿毛巾,为小绿豆们创造一个湿润的环境。
10月19日 星期日 晴
第三天,奇迹出现了!绿豆们纷纷长出了小芽,像一个个小逗号。这些小芽白白嫩嫩的十分可爱。我小心翼翼地给绿豆们换上了水,希望它们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10月20日 星期一 晴
第四天,绿豆芽长得更长了,芽尖上还长出了两片嫩绿的叶子,就像蝴蝶的翅膀。我心里非常的开心 (改:非常开心) 。
通过这次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我明白了要用心观察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
覃梓程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观察绿豆发芽》,老师首先要为你的认真观察和清晰记录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只是简单记录绿豆发芽的过程,而你却从这次观察中明白了要用心观察探索更多科学知识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有了深度和内涵!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虽然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从观察绿豆发芽明白了要用心观察探索科学知识,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用心观察就能探索到科学知识呢?是因为用心观察能发现更多细节,还是能引发更多思考?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用心观察”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你写“绿豆们纷纷长出了小芽,像一个个小逗号”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绿豆芽长出来的时候,房间里的光线是怎样的?有没有一点点特别的气味?你看到小芽时,心里最惊喜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中间好像缺了一些巧妙的过渡。比如从第二天绿豆的变化到第三天绿豆发芽,能不能加一句像“看着绿豆一天天的变化,我满心期待,第三天终于有了新的惊喜”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绿豆发芽过程中这些神奇的变化,和大自然中其他生命的成长有哪些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2. 在观察绿豆发芽时,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让你对生命的神奇有了更深的震撼? 3. 除了用心观察,还有哪些方法或者品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科学知识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