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茂密的森林边缘,有一个小小的村庄,村庄里住着一个善良的小男孩叫小宇。(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简洁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人公,为全文奠定了温馨的基调。如果能加入一些环境描写,比如森林和村庄的具体样子,会让画面感更强哦。修改版:在一片长满了高大松树和五颜六色野花的茂密森林边缘,有一个被炊烟和笑声围绕的小小村庄。村庄里住着一个总是笑眯眯、喜欢帮助别人的小男孩,他叫小宇。)
一天,小宇像往常一样到森林里玩耍。突然,他听到一阵微弱的呜咽声,顺着声音发现,在草丛里有一只腿受伤了的小狐狸,眼里满是惊恐和无助。(段评:本段通过"突然听到呜咽声"引出小狐狸,情节过渡自然,还写出了小狐狸的惊恐和无助,很棒!要是能加上小宇当时的动作和心理,比如他是怎么跑过去的,心里在想什么,会更生动。修改版:一天,小宇像往常一样背着小竹筐到森林里采蘑菇、追蝴蝶。突然,一阵细细的、像小婴儿哭一样的呜咽声钻进了他的耳朵。小宇赶紧停下脚步,竖起耳朵仔细听,然后踮着脚尖顺着声音找过去。呀!在绿油油的草丛里,蜷缩着一只小腿流血的小狐狸,它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惊恐,小身子还在微微发抖呢。)
小宇心疼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小狐狸,小狐狸一开始挣扎,可是看到小宇没有恶意,就安静下来了,小宇带着小狐狸来到自己家,找出医药箱,用绵花 (改:棉花) 蘸着药水,轻轻的 (改:轻轻地) 涂在小狐狸的伤口上。(段评:本段详细写了小宇照顾小狐狸的过程,能看出小宇的善良!不过有些动作描写可以更具体,比如"小心翼翼抱起"时的样子,涂药时的细节,这样读者会更有代入感。另外,原文里的"绵花"写错啦,要注意哦。修改版:小宇看着小狐狸受伤的腿,心疼得皱起了眉头。他慢慢地蹲下来,摊开自己的小手,轻轻地、小心翼翼地靠近小狐狸。小狐狸一开始吓得往后缩,还小声地叫了两声,可是看到小宇眼睛里满满的关心,就不再挣扎了。小宇赶紧把小狐狸抱在怀里,飞快地跑回家。他从抽屉里找出医药箱,拿出棉签蘸了点药水,然后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涂在小狐狸的伤口上,边涂还边小声说:"小狐狸,别害怕,很快就不疼啦。")
在小宇的细心照顾下,小狐狸的伤口渐渐好了,小宇把小狐狸带到森林里,放生了小狐狸,小狐狸围着小宇转了几圈表示感谢,然后一蹦一跳地消失在森林深处。(段评:本段写了小狐狸康复和放生的场景,很温暖!如果能加入小狐狸康复后的可爱样子,比如它和小宇玩耍的小细节,还有放生时小宇的心情,会让情感更饱满。修改版:在小宇每天给它换药、喂牛奶的细心照顾下,小狐狸的伤口很快就好了。它现在可活泼啦,总是围着小宇的脚边转圈圈,还会用毛茸茸的脑袋蹭小宇的手。这天,小宇抱着小狐狸来到森林里它原来待的地方,轻轻地把它放下。小狐狸先是用舌头舔了舔小宇的手心,然后围着他蹦蹦跳跳地转了三圈,好像在说"谢谢你呀小宇!",最后才一蹦一跳地钻进了森林深处,尾巴一甩一甩的,很快就不见了。)
从那以后,小宇每次去森林都会格外留意,希望能再次帮助到小动物,他知道,每一个小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很棒!要是能把"格外留意"的具体做法写出来,比如他会带什么东西去森林,遇到小动物会怎么做,会让主题升华得更自然哦。修改版:从那以后,小宇每次去森林都会带上一小袋坚果和面包屑。他会格外留意路边的草丛和树洞里有没有受伤的小动物,看到小鸟会停下来和它们打招呼,看到小松鼠会把坚果放在它们能找到的地方。小宇知道,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像星星一样珍贵,都值得被我们温柔地对待。)
黄静敏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小狐狸的救援》,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善良立意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只是简单讲述救助小动物的过程,而你却在结尾处点明“每一个小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让整个故事有了深度和温度。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小宇带着小狐狸来到自己家,找出医药箱,用绵花蘸着药水,轻轻的涂在小狐狸的伤口上”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家里的环境是怎样的?小狐狸的神态又有哪些细微的变化?小宇心里在想些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另外,段落之间有点跳跃。从发现小狐狸到救助它,再到放生,这几个情节之间可以加一些过渡的语句,比如在救助完小狐狸后,可以加一句“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小宇悉心的照料下,小狐狸的伤口逐渐愈合,放生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这样能让文章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小宇救助小狐狸的行为,除了善良,还能体现出他的哪些品质呢? 2. 如果小狐狸后来又遇到了困难,小宇再次帮助它,这个故事可以怎么发展呢? 3. 从这次救助小狐狸的经历中,小宇在面对其他动物时,心态上可能会有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