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宛如一幅待绘的画卷,而创意,便是那支神奇的画笔,为平淡的日常添上绚丽色彩,让生活愈发美好。(段评:你用比喻的手法引出了创意这个主题,写得很棒!语言也挺生动的。不过可以再加上点悬念,比如举个小例子,说生活里有个小创意带来了大惊喜,这样能更吸引读者。修改版:生活就像一幅还没画完的美丽画卷,而创意呢,就像是一支神奇的画笔。就说上次妈妈用废布头做了个可爱的玩偶,让平淡的日子一下子有了色彩,也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啦。)
记得有回,家里的几个挂钩坏了,扔了可惜,留着又没什么用处,妈妈突发奇想。用刀把木头一头削尖,在削 (改:再削) 成一个弯钩,光了 (改:花了) 几分钟削了几个,把原来的底座刷上木头一样的颜色,用笔在刻 (改:再刻) 一些纹理,粘贴上复古的挂件,一个复古风的挂钩就做好了,我把他 (改:它) 贴在门右手边鞋柜上,可以挂钥匙,帽子,围巾,往上一面 (改:往上面) ,就成为家里一个独特的风景线,一有人看见了就说我妈有创意。(段评:这段把妈妈做复古挂钩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这很棒哦!不过有些地方可以再详细点,像妈妈做挂钩时的表情、动作啥的,还有你当时的感受。还有些小地方表达不太准确,比如‘光了几分钟’,应该是‘花了几分钟’。修改版:记得有一回,家里好几个挂钩坏了,扔了怪可惜的,留着又没啥用。妈妈眼睛一亮,突然有了个好主意。她拿起刀,眼神专注,小心翼翼地把木头一头削尖,接着又认真地削成一个弯钩。她的手很巧,没花几分钟就削好了几个。然后,妈妈给原来的底座刷上和木头一样的颜色,又用笔仔细地刻了一些纹理,最后贴上复古的挂件。一个复古风的挂钩就做好啦!我兴奋地把它贴在门右手边的鞋柜上,钥匙、帽子、围巾都能挂。这个挂钩往那一放,一下子成了家里独特的风景线。一有人看见,都夸妈妈有创意,我心里也特别骄傲。)
在厨房,爸爸的创意也常常带来惊喜。有次做馒头,他把一个面团揉成圆形,在弄 (改:再弄) 出一个凹面,从中取出两小团,揉成耳朵,又取出一小团,揉成鼻子,又取出两小团揉成眼睛,然后把他们 (改:它们) 贴在圆形面团上,在放 (改:再放) 入锅中蒸,最后,一个小猪馒头就好了,爸爸还做出了小鸡,小兔,小刺猬,每个馒头都栩栩如生,我连吃饭都变得格外开心,原本普通的早餐,因为这一点点创意,变得充满乐趣。(段评:你把爸爸做馒头的过程写得挺细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馒头,这很不错!不过可以增加一些你和爸爸之间的互动,还有你看到馒头时的心理活动,这样能让故事更生动。修改版:在厨房,爸爸的创意也常常给我带来惊喜。有一次做馒头,我在旁边好奇地看着。爸爸先把一个面团揉成圆形,又弄出一个凹面,然后取出两小团面,快速地揉成耳朵,再取出一小团做成鼻子,接着又揉出两小团当眼睛,把它们都贴在圆形面团上。我睁大眼睛,兴奋地喊:‘爸爸,好像呀!’爸爸笑着把馒头放进锅里蒸。过了一会儿,一个可爱的小猪馒头就出锅了。爸爸还做出了小鸡、小兔、小刺猬,每个馒头都栩栩如生。我看着这些可爱的馒头,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吃饭也变得格外开心。原本普通的早餐,因为这一点点创意,变得充满乐趣。)
我也有过创意小尝试。学校组织手工比赛,我盯着牙签犯了难。突然,我想到可以用粘土搓出许多小球,用牙签连成一个低坐 (改:底座) ,在把 (改:再把) 他们贴在一个纸片上,然后一直向上搭建,然后我在顶上加了一个国旗和一个太空人,就这样,我得了一等奖,同学们都说我很有创意。(段评:你把自己参加手工比赛的创意过程写得挺清楚的。不过有些地方表达不太通顺,像‘低坐’应该是‘底座’。而且可以多写点遇到困难时的想法,还有完成作品时的心情,这样能让故事更吸引人。修改版:我也有过创意小尝试。学校组织手工比赛,我盯着牙签犯了难,心里直发愁:这可怎么做呀?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可以用粘土搓出许多小球,用牙签把它们连成一个底座,再把它们贴在一个纸片上,然后一直向上搭建。我一边做一边想:一定要成功呀!最后,我在顶上加上了一个国旗和一个太空人。当作品完成时,我激动得跳了起来。比赛结果出来,我得了一等奖,同学们都夸我很有创意,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创意,不一定需要多么高深的技术,它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巧妙的想法,一次大胆的尝试,便能让旧物焕新。(段评:结尾总结得挺好,点明了创意就在生活里。不过可以再举个小例子,说说创意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具体感受,这样能让主题升华得更自然。修改版:创意,不一定需要多么高深的技术,它就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像妈妈做的挂钩、爸爸做的馒头还有我参加比赛的手工,一个巧妙的想法,一次大胆的尝试,就能让旧物焕新,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林华轩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创意让生活更美好》,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创意带来的改变,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创意,不一定需要多么高深的技术,它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搭得特别好。开头用“生活,宛如一幅待绘的画卷,而创意,便是那支神奇的画笔,为平淡的日常添上绚丽色彩,让生活愈发美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引出主题,吸引老师读下去;结尾又用“一个巧妙的想法,一次大胆的尝试,便能让旧物焕新”总结全文,再次点明创意的力量,让整个文章非常完整圆满。这个“首尾呼应”的技巧,你用得很娴熟!而且你选材也很典型,通过妈妈改造挂钩、爸爸制作创意馒头、自己参加手工比赛这三个事例,很好地体现了创意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在描写生动性上,比如写妈妈制作复古挂钩,过程的描写还可以更细致。我们来当一次导演,“妈妈突发奇想。用刀把木头一头削尖,在削成一个弯钩,光了几分钟削了几个,把原来的底座刷上木头一样的颜色,用笔在刻一些纹理,粘贴上复古的挂件”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专注还是轻松?她的手是怎样灵活操作的?木头被削时发出了什么声音?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另外,从妈妈的创意到爸爸的创意这部分,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妈妈的创意让家里焕然一新,而爸爸在厨房的创意,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读起来更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血肉”的填充上(比如细节描写)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创意除了让生活变得更有趣,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影响?
-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被我们忽略的角落可以挖掘出创意?
- 如何通过创意让我们身边的环境变得更美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