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川剧”老师,她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古老师。她的变脸速度可快了,就像川剧变脸一样,时而狂风暴雨,时而春暖花开,所以名为“川剧”老师。(段评:这段作为开头,巧妙地引出了“川剧”老师古老师这一主题,运用比喻将老师变脸速度快比作川剧变脸,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兴趣。不过,语言可以更生动活泼些,以增强童真童趣。比如可以把“时而狂风暴雨,时而春暖花开”改成“一会儿像狂风暴雨般严厉,一会儿像春暖花开般温柔”。修改版:我有一个“川剧”老师,她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古老师。她变脸的速度可快啦,就像川剧变脸一样,一会儿像狂风暴雨般严厉,一会儿像春暖花开般温柔,所以大家都叫她“川剧”老师。)
第一次踏进古老师的数学课堂,我就记住她的那双眼睛——锐利得像把直尺,扫过课桌时,再调皮的男生都会把漫画书塞进抽屉。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位总板着脸的数学老师,藏着两副不同的模样。(段评:此段承接开头,自然地引出对古老师的进一步描写,通过对老师眼睛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老师的严厉。但描写可以更细腻,比如可以加上“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等语句,增强感染力。修改版:第一次踏进古老师的数学课堂,我就记住了她那双锐利得像把直尺的眼睛。当那目光扫过课桌时,再调皮的男生都会赶紧把漫画书塞进抽屉,我不禁打了个寒颤。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位总板着脸的数学老师,藏着两副不同的模样。)
古老师的“狂风暴雨”,总在我们犯低级错误时准时降临。有次讲解方程,我因为贪快,把数字“2”写成了数字“5”,整道题错得离谱。她拿起红笔在题上打一个鲜红醒目的大红叉 (改:打一个鲜红醒目的叉) 。她站在我旁边让我重算一遍,自己盯着我的笔,直到几分钟后,我的头慢慢地冒出汗,才开口:“做题和做人一样,不能图省事,每一步都要扎实。”那次后,我再也没大意,也懂了她严厉里藏的期待。(段评:该段围绕古老师“狂风暴雨”般的严厉展开,讲述了“我”犯低级错误时老师的反应,情节具体,主题明确。但在描写老师动作时,可以更生动些,如“她拿起红笔,‘唰’地在题上打了一个鲜红醒目的大红叉”。修改版:古老师的“狂风暴雨”,总在我们犯低级错误时准时降临。有次讲解方程,我因为贪快,把数字“2”写成了数字“5”,整道题错得离谱。她拿起红笔,‘唰’地在题上打了一个鲜红醒目的大红叉。她站在我旁边让我重算一遍,自己紧紧盯着我的笔,直到几分钟后,我的头慢慢地冒出汗,才开口:“做题和做人一样,不能图省事,每一步都要扎实。”那次后,我再也没大意,也懂了她严厉里藏的期待。)
可古老师的“春暖花开”,总在不经意间暖到心里。有一次数学测验,我因紧张,最后一道大题空了大半。下课铃响后,她走到我身边,没有说“加油”,而是用红笔在草稿纸上画了辅助线:“你看,把梯形拆成长方形和三角形就简单了。”她讲得很慢,阳光穿过她的发梢,让我忘了难过。临走前,她说:“别怕,你比自己想的好。”(段评:段落描绘了古老师“春暖花开”般的温柔,情节真实,情感真挚。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情感表达更细腻,如“我的心里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紧张极了”。修改版:可古老师的“春暖花开”,总在不经意间暖到心里。有一次数学测验,我的心里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紧张极了,最后一道大题空了大半。下课铃响后,她走到我身边,没有说“加油”,而是用红笔在草稿纸上画了辅助线:“你看,把梯形拆成长方形和三角形就简单了。”她讲得很慢,阳光穿过她的发梢,让我忘了难过。临走前,她说:“别怕,你比自己想的好。”)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一个好老师不只有一种模样。她用严厉推我向前,用温柔为我们撑起一方天地。(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一个好老师不只有一种模样的观点,主题积极向上。但语言可以更有感染力,比如“她用严厉的鞭策推我向前,用温柔的关怀为我们撑起一方温暖的天地”。修改版: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一个好老师不只有一种模样。她用严厉的鞭策推我向前,用温柔的关怀为我们撑起一方温暖的天地。)
雷子馨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会变脸的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写老师可能只是单纯描述老师的外貌、上课的情景,而你却从数学老师不同的模样中感悟到“一个好老师不只有一种模样。她用严厉推我向前,用温柔为我们撑起一方天地”这个道理,这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搭得很不错。开头用“我有一个‘川剧’老师”这样新颖的说法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结尾“她用严厉推我向前,用温柔为我们撑起一方天地”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和前文对老师不同模样的描述相呼应,让整个文章非常完整。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地方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在描写老师“狂风暴雨”和“春暖花开”这两种模样时,可以再丰富些细节。像描写老师批评你时,当时教室里的气氛是怎样的?其他同学有什么反应?你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同样,描写老师温柔辅导你时,除了写她画辅助线、说话,她的表情、动作能不能再多些刻画?用“五感法”把这些场景更细致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更强。另外,从写老师“狂风暴雨”的模样过渡到“春暖花开”的模样时,可以加一句过渡的话,比如“以为老师永远都是严厉模样的我,却在那次测验后,看到了老师的另一面”,这样能让段落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很好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和段落过渡上多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老师还有哪些具体事例能体现她不同模样之间的转变?
- 怎样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老师不同模样时你的心情?
- 如何用更生动的语言把老师的每一种模样都描绘得更活灵活现?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