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弟弟他个子低低的,眼睛水汪汪的,就特别爱告状。(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点明了弟弟爱告状的特点,引出下文。不过语言表达较平淡,可增加细节描写使弟弟形象更生动。比如详细描述弟弟水汪汪眼睛的样子。修改版:我有个弟弟,他个子矮矮的,眼睛水汪汪的,像两颗明亮的黑宝石,特别爱告状。)
别人一问起我:“你弟弟是因为什么特别爱告状的?”我会这说 (改:这样说) :“我的弟弟因为小事就要和爸爸妈妈告状。”她说 (改:她问) “是什么事啊?”我说:“昨天他正在看着电视,他突然说‘姐姐你给我拿水果给我 (改:给我拿水果) ’我想拒绝呢,他就说‘你不给我拿我就和爸爸妈妈告状!’我只好乖乖照做。(段评:该段围绕弟弟爱告状展开举例,符合主题,但语言表述较啰嗦,如对话部分可适当精简。同时标点使用有误,“我会这说”应改为“我会这么说”。修改版:别人问我:“你弟弟为啥爱告状?”我回答:“他总为小事跟爸妈告状。”对方又问:“啥事儿啊?”我讲:“昨天他看电视时让我拿水果,我不想去,他就说要告状,我只好照做。”)
有次我带他去玩,他看到了一个玩具他说:“姐姐我要这个玩具!”我摇摇头摆摆手拒绝了,他又生气地跟我说:“你不给我买我就告状了!”我只好给他买了。他跟我说:“姐姐我要买这个雪糕!”我说:“不行,你忘了爸爸妈妈说了不可以吃冰的吗?”他生气地想说话,我跑走了,我又可怜他,因为他还小,所以我只好给他买了雪糕。(段评:继续用事例体现弟弟爱告状,内容充实,但逻辑稍显混乱,“我跑走了”与后面“又可怜他”的衔接不够自然。可增加过渡语句使逻辑更清晰。修改版:有次我带他去玩,他看到一个玩具非要我买,我拒绝后,他说要告状,我只好买了。后来他又要吃雪糕,我说爸妈不让吃,他生气了。我本想跑开不管他,但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又心软给他买了。)
有次他再次命令我帮他打杯水我实在不想什么都听他的了。所以我说:“不!”弟弟又说出那句话。我说“你告状就告状吧!”他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说了一堆道理给弟弟。(段评:该段叙述了“我”不再屈服弟弟告状威胁的事,情节合理,但语言较口语化,“什么都听他的”可改为更书面的表达。修改版:有次他再次命令我帮他打水,我不想一直顺从他了,便拒绝。弟弟又拿告状威胁我,我说:“你告吧!”他告诉了爸妈,爸妈给弟弟讲了一堆道理。)
从此弟弟再也不给我下命令了。(段评:此段作为结尾,简洁地说明了事情结果,但稍显仓促,可适当增加情感或感悟,升华主题。修改版:从此弟弟再也不给我下命令了,我也明白了,面对不合理的要求,要勇敢说“不”。)
周梓妍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告状鬼”弟弟》,老师首先要为你能围绕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来写点个赞!你把弟弟爱告状的特点展现得很清晰,让读者一下子就了解到了你弟弟的这个有趣的性格特征,这让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选材方面做得很不错。你通过列举多个具体事例,比如让你拿水果、买玩具、买雪糕以及打水这些生活小事,生动地体现出弟弟爱告状的特点,这些选材很典型,能够很好地突出中心思想。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出色。从结构上来说,开头直接描述弟弟的外貌和爱告状的特点,稍显平淡。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有趣的小悬念来开头,比如“最近我遇到了一个小麻烦,这个麻烦呀,和我那个看似萌萌的弟弟有关,你们能猜到是什么麻烦吗?”这样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想接着读下去。结尾部分也有点仓促,只是说弟弟再也不给你下命令了,我们可以把你对弟弟这个转变的感受再写一写,让结尾更完整。
在描写方面,文章大多是简单的对话描写,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对弟弟神态、动作的描写。比如在弟弟说“你不给我拿我就和爸爸妈妈告状!”这句话时,你可以加上“弟弟眼睛睁得大大的,小嘴嘟起来,双手叉着腰”这样的描写,通过这些细节,能让弟弟爱告状时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弟弟爱告状这个行为背后,是不是也体现出他对你的依赖呢?能不能从这个角度再深入挖掘一下你们之间的情感? 2. 在弟弟告状后,爸爸妈妈除了说一堆道理,还有没有其他的举动或者话语,能让你对这件事有更深的感悟? 3. 经过这些事情后,你和弟弟的关系有没有发生一些更细微的变化?可以怎样把这些变化写进文章里,让内容更丰富?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很好的写作基础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结构的精巧性、描写的生动性以及思想的深度上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