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去爬黄山。黄山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仿佛仙境一般。但是,爬山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没爬多久,我就累得气喘吁吁,脚步也越来越沉重。(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点明时间、人物和事件,自然引出爬山的主题,语言流畅。不过在引出主题时稍显平淡,可加入一些对国庆节氛围或自己期待心情的描写,增强吸引力。修改版:国庆节到啦,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爬黄山,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黄山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仿佛仙境一般。但是,爬山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没爬多久,我就累得气喘吁吁,脚步也越来越沉重。)
我一屁股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望着那陡峭的台阶,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山这么高,我实在爬不动了。”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对面的山崖上生长着一棵迎客松。这棵迎客松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在顽强地生长着。我仿佛看见了它的树根紧紧地抓住岩石,吸收着岩石中的养分,在悬崖峭壁上展示自己的光彩。郑燮的那句诗用在松树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段评:该段详细描写看到迎客松的情景及联想到的诗句,生动形象且富有文化气息,很好地体现了童真童趣。但描写迎客松生长环境时,表述稍显重复,可简化语言。修改版:我一屁股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望着那陡峭的台阶,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山这么高,我实在爬不动了。”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对面的山崖上生长着一棵迎客松。这棵迎客松不论严寒酷暑,都在顽强地生长着。我仿佛看见了它的树根紧紧地抓住岩石,吸收着岩石中的养分,在悬崖峭壁上展示自己的光彩。郑燮的那句诗用在松树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看到这棵迎客松,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迎客松的生活环境如此恶劣,都依然挺拔翠绿,充满生机,迎接来黄山游玩的游客们。迎客松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持生长,我有什么理由可以放弃在黄山顶上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机会呢?在迎客松身上,我也看到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品质:农民用汗水种植水稻;建筑工人在烈日下筑成了一座座高楼;环保工人凌晨起床开始扫地,将街道扫得赏心悦目。他们都没叫累,我有什么资格叫累呢?(段评:此段由迎客松联想到劳动人民的品质,逻辑清晰,思想积极向上。但在列举劳动人民事例时,描述较简单,可适当增加细节,使内容更丰富。修改版:看到这棵迎客松,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迎客松的生活环境如此恶劣,都依然挺拔翠绿,充满生机,迎接来黄山游玩的游客们。迎客松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持生长,我有什么理由可以放弃在黄山顶上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机会呢?在迎客松身上,我也看到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品质:农民伯伯顶着炎炎烈日,挥洒着汗水,精心种植水稻;建筑工人在滚烫的工地上,一砖一瓦地筑成了一座座高楼;环保工人凌晨就起床开始扫地,仔细清扫每一个角落,将街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都没叫累,我有什么资格叫累呢?)
想到这里,我振作精神,迈开那灌了铅似的双腿,继续向山顶爬去。终于,我登上了山顶,看着山下壮丽的景色,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一刻,我读懂了坚强!(段评:该段写自己受到鼓舞继续爬山并登上山顶,情节完整,能体现出“我”读懂坚强的过程。不过“迈开那灌了铅似的双腿”表述较生硬,可换个更自然的说法。修改版:想到这里,我振作精神,拖着沉重的双腿,继续向山顶爬去。终于,我登上了山顶,看着山下壮丽的景色,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一刻,我读懂了坚强!)
我认为坚强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它能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像那棵迎客松一样,坚强地面对困难。我要带着“坚强”这个品质,奔赴更辽阔的远方!(段评:此段作为结尾,总结了坚强的意义并表明自己的决心,很好地升华了主题。但语言稍显直白,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生动。修改版:我认为坚强是一盏明亮的灯,也是一艘坚固的船,它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载着我们克服困难,驶向梦想的彼岸。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像那棵迎客松一样,坚强地面对困难。我要带着“坚强”这个宝贵的品质,如勇敢的探险家一般,奔赴更辽阔的远方!)
黄寰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一刻,我读懂了——坚强》,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写爬山可能只是单纯描述爬山过程,而你却从爬山中,因为看到迎客松而感悟到了“坚强”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搭得很不错。开头直接进入爬山场景,自然引出下文自己想要放弃的情节;结尾以登上山顶读懂了坚强收尾,结构完整。而且在叙述过程中,从看到迎客松引发思考,到联想到劳动人民的品质,进而激励自己继续爬山,过渡很自然。比如在看到迎客松后展开的一系列思考,将松的品质和劳动人民以及自己联系起来,逻辑清晰。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比如在描写迎客松的时候,虽然已经写得比较生动,但还可以更细腻。你看,你写了迎客松顽强生长。我们能不能再深入些?当时的阳光照在迎客松上是什么样子?山风刮过时,它的枝叶又是怎样摆动的?用“五感法”把迎客松的“特写镜头”拍得更完美,读者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坚韧。另外,在写联想到劳动人民的品质这部分,可以再具体说说这些劳动人民在辛苦工作时的细节,比如农民伯伯在烈日下劳作时脸上的汗水、建筑工人粗糙的双手等,让这种坚强的品质体现得更充分。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整体框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和思想深度的挖掘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场景能体现坚强,怎样把它们融入到文章里让坚强的主题更突出?
- 除了迎客松,还有哪些植物或事物的特性也能象征坚强,能否运用到文章中丰富内容?
- 当自己再次面对困难时,从这棵迎客松身上获得的坚强力量会具体怎样发挥作用,把这个过程写出来是不是能让文章的结尾更有力?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