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么想变成一只漂亮、可爱的小鸟呀!(段评:这是文章的开头,直接表达了想变成小鸟的愿望,主题明确,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语言比较简单平淡,可以运用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生动。修改版:我多么想变成一只像精灵一样漂亮、可爱的小鸟呀!)
一觉我变成 (改:一觉醒来,我变成) 小鸟后,能够飞过高山,飞过山谷,飞过海洋,飞向那秀丽的小兴安岭,和那里的鸟儿们交朋友,并且搭一个窝住下。(段评:此段存在语病,‘一觉我变成小鸟后’表述不通顺。内容围绕变成小鸟后的行动展开,与主题契合,但逻辑上可适当说明为何想去小兴安岭。修改版:一觉醒来,我真的变成了小鸟。我想,小兴安岭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伙伴,于是我飞过高山,飞过山谷,飞过海洋,飞向那秀丽的小兴安岭,和那里的鸟儿们交朋友,并且搭一个窝住下。)
春天,小兴安岭生机盎然,我和朋友们一起飞到草丛里捉虫子吃。(段评:段落描述春天在小兴安岭捉虫子的情景,符合记叙文情节发展,内容具体。不过细节描写可再丰富,比如描写一下捉虫子时的动作等。修改版:春天,小兴安岭生机盎然,我和朋友们一起飞到草丛里,我瞪大眼睛,看准一只肥肥的虫子,迅速伸出爪子,一下子就把虫子抓住了。)
夏天,我和朋友们躲在窝里,乘凉、玩耍、休息。(段评:描述夏天在窝里的活动,结构清晰,与上下文季节顺序衔接自然。但语言较平淡,可加入一些对夏天炎热的描写来衬托在窝里的惬意。修改版:夏天,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我和朋友们躲在窝里,一边乘凉,一边玩耍、休息,别提多舒服啦。)
秋天,我跟同伴们在一只威武的鹦鹉的带领下,飞到野葡萄树下。我们啄破野葡萄的皮,让汗水 (改:汁水) 流出来,大家连忙在草丛中找出一个干净的碗来装葡萄汁。鹦鹉又带领大家飞到玉米地,他把玉米地,他把玉米棒的外壳剥开,取出果肉,咬碎了分给大家,让大家都有过冬的粮食。我把野葡萄的汁液分给大家,让大家都有水喝。我还跟同伴一起去捡小树枝,搭一个温暖的窝,冬天到来时就不会被冻僵,雨来了也不会被淋湿。(段评:这段存在语病,‘他把玉米地,他把玉米棒的外壳剥开’表述重复啰嗦。内容丰富,展现了秋天准备过冬的情景,但情节较繁杂,可适当精简。修改版:秋天,我跟同伴们在一只威武的鹦鹉的带领下,飞到野葡萄树下。我们啄破野葡萄的皮,让汁水流出,大家找来一个干净的碗装葡萄汁。鹦鹉又带我们飞到玉米地,剥开玉米棒的外壳,取出果肉咬碎分给大家,当作过冬的粮食。我也把野葡萄的汁液分给大家喝。之后,我还跟同伴一起去捡小树枝,搭一个温暖的窝,这样冬天到来时就不会被冻僵,雨来了也不会被淋湿。)
冬天,我们一起躲在舒适的家里,我和黄鹂在同一个窝里睡觉、玩耍。我们把小树枝上的叶子撕扯下来,编织成被子盖在身上。我又把一些树枝搭在窝上当房顶,在上面开两个小洞,欣赏雪花跳舞。(段评:描写冬天在窝里的生活,有一定的细节描写。但‘撕扯’一词不太符合童真童趣的风格,可换一个更温和的词。修改版:冬天,我们一起躲在舒适的家里,我和黄鹂在同一个窝里睡觉、玩耍。我们把小树枝上的叶子轻轻摘下来,编织成被子盖在身上。我又把一些树枝搭在窝上当房顶,在上面开两个小洞,欣赏雪花跳舞。)
我真的想变成一只小鸟,一只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蓝天的小鸟。(段评:作为结尾,再次表达想变成小鸟的愿望,总结了全文,但比较简单,可适当升华一下主题,比如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修改版:我真的想变成一只小鸟,一只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蓝天的小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享受无拘无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