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课的铃声刚响,阳光就从窗户照进室 (改:照进教室) ,我盯着黑板上的生字,后背的汗把校服都浸湿了。“要是能变成吊扇就好了,吹走这些热意!”我小声嘀咕,突然眼前一晕——再睁眼时,我竟是在教室上天花板 (改:教室的天花板) 上的绿色扇叶的吊扇。(段评:这是文章的开头,构思新颖,以奇特的想象开启故事,很有童真童趣,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语言表达稍显直白,“再睁眼时,我竟是在教室上天花板上的绿色扇叶的吊扇”表述不通顺。建议可以更生动地描写变成吊扇时的感受,增强奇幻感。修改版:早读课的铃声刚响,温暖的阳光就从窗户洒进教室,我盯着黑板上的生字,后背的汗把校服都浸湿了。“要是能变成吊扇就好了,吹走这些热意!”我小声嘀咕着。突然,眼前一阵晕眩,等我再睁开眼,竟发现自己变成了教室天花板上那有着绿色扇叶的吊扇!)
上课铃响,班主任抱着课本进来,就叫同学开吊扇。“嗡”一声,我的扇叶慢慢转起来,清凉的风吹过同学的头顶。同学们不再擦汗,能让同学专心听课 (改:同学们能专心听课) 。(段评:此段情节推进自然,能体现变成吊扇后为同学们带来清凉。但“能让同学专心听课”这句话缺少主语,逻辑上有些跳跃。可以补充完整句子,描述一下同学们专心听课时的状态,增强细节。修改版:上课铃响,班主任抱着课本走进教室,然后叫同学打开吊扇。“嗡”的一声,我的扇叶慢慢转动起来,清凉的风轻轻拂过同学们的头顶。同学们不再擦汗,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板,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体育课下课,同学们冲进教室,纷纷抬头望着我。“快开吊扇!热死啦!”班长跑去按开关,我立刻把风速调到最大。我转得起劲,把凉风吹向同学,让他们凉快。(段评:该段延续了前面的情节,展现了体育课下课后为同学送清凉。不过语言比较平淡,“我立刻把风速调到最大”表述不太符合小学生的想象风格。可以用更活泼的语言,把自己当成吊扇来描写动作。修改版:体育课下课,同学们像一群小猴子似的冲进教室,纷纷抬头望着我。“快开吊扇!热死啦!”班长跑过去按下开关,我立刻使出浑身力气,把风速调到最大。我欢快地转着,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小天使,把凉爽的风使劲吹向同学们,让他们的燥热一扫而光。)
放学后,老师关掉吊扇,我静静地吊在天花板上。看着同学们背书包离开,我盼着明天快点来——我还要给同学吹走炎热。(段评:作为结尾,情感真挚,表达了“我”愿意继续为同学带来清凉的愿望。但整体比较简略,缺乏对自己静静吊在天花板上时内心想法的描写。可以适当展开,让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放学后,老师关掉了吊扇开关,我静静地吊在天花板上。看着同学们背着书包,说说笑笑地离开教室,我心里满是满足。我盼着明天快点来,到那时,我还要像今天一样,为同学们吹走炎热,和他们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