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像漫画人物的脸: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脸上戴着一副橙红色的眼镜,像极了童话书里出谋划策的人物形象。每当她走进教室,镜片后的眼睛总会闪着智慧的光,她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一周老师 (改:音乐老师周老师) 。(段评:你这段作为开头,通过外貌描写引出了音乐老师周老师,很自然地开启了故事,而且运用比喻把老师比作漫画人物,很有童真童趣。不过呢,在细节描写上还可以再加强,比如可以具体描述一下老师头发的样子,眼镜的款式。还有呀,“一周老师”这里表述有点小问题,应该是“一位老师”。 修改版:这是一张像漫画人物一样的脸:一头乌黑浓密、如瀑布般垂落的长发,脸上戴着一副橙红色的时尚眼镜,像极了童话书里出谋划策的人物形象。每当她走进教室,镜片后的眼睛总会闪着智慧的光,她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周老师。)
还记得有一次上音乐课的时候,周老师正在教我们认识竖笛,班上一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听课,周老师一看说道:“好好学习吹竖笛,别到时候别人问你竖笛是什么的时候,你回答;竖笛是何物?为何我从不知道?”这句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起来,那一部分同学被笑得不好意思,都开始好好听起课来。(段评:这段通过讲述周老师用幽默的话语让不认真听课的同学好好听课,生动地展现了周老师的幽默,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但在语言表达上,“回答;”这里标点用错啦,应该是“回答:”。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对同学们被逗笑时的具体神态描写,让情节更生动。 修改版:还记得有一次上音乐课的时候,周老师正在教我们认识竖笛,班上一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听课,周老师一看说道:“好好学习吹竖笛,别到时候别人问你竖笛是什么的时候,你回答:竖笛是何物?为何我从不知道?”这句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起来,那一部分同学被笑得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都开始好好听起课来。)
周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讲一些笑话和人物故事给我们听,比如一位有名的老奶奶被记者采访让她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老奶奶不是说成司马缸砸光,就是司马光砸光,同学们听了都笑得人仰马翻。(段评:你写周老师在课堂上讲笑话和故事,进一步体现了周老师的幽默风趣,内容和主题很契合。不过在描述故事的时候,可以把同学们的反应写得更细致些,这样能让故事更有画面感。而且在逻辑上,可以简单说一下周老师讲这个故事的小目的,比如是为了让大家放松一下。 修改版:周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讲一些笑话和人物故事给我们听,比如一位有名的老奶奶被记者采访让她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老奶奶不是说成司马缸砸光,就是司马光砸光。同学们听了,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捂着肚子直喊疼。周老师讲这个故事呀,也是想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一下呢。)
一周两次音乐课,常常会有同学忘记带竖笛。一看到有同学没带竖笛,周老师就会眉头皱起,略带不满地挨个询问这些同学为什么没带竖笛的原因。听着同学们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解释,她总会说:“下次记得带,不然,只能用学校那个不知道被吹了多少遍的竖笛了。”一想到那根不知有多少人口水的共用竖笛,我浑身一哆嗦,吓得我后来再也没有忘记过带竖笛这件事。(段评:这段写周老师处理同学忘带竖笛的事情,很贴近生活,能让读者感受到周老师的负责。但语言表达上有点啰嗦,“为什么没带竖笛的原因”重复了,直接说“为什么没带竖笛”就行。还可以多写一些周老师的神态和动作,让人物形象更丰满。 修改版:一周两次音乐课,常常会有同学忘记带竖笛。一看到有同学没带竖笛,周老师就会眉头紧皱,双手叉腰,略带不满地挨个询问这些同学为什么没带竖笛。听着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解释,她总会无奈地说:“下次记得带,不然,只能用学校那个不知道被吹了多少遍的竖笛了。”一想到那根不知有多少人口水的共用竖笛,我浑身一哆嗦,吓得我后来再也没有忘记过带竖笛这件事。)
这就是我的漫画老师,音乐老师周老师。(段评:作为结尾,直接点明了“漫画老师”就是周老师,简洁明了地总结了全文。不过呢,还可以再升华一下情感,表达对周老师的喜爱。 修改版:这就是我的漫画老师,音乐老师周老师。她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音乐课,我真的好喜欢她呀!)
王小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漫画”老师》,老师要为你对老师细致的观察点赞!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音乐周老师的形象和课堂上的一些趣事,字里行间充满了你对周老师的喜爱之情。
老师发现你在描写周老师的时候很有一套呢。你看你描写周老师的外貌,“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脸上戴着一副橙红色的眼镜,像极了童话书里出谋划策的人物形象。每当她走进教室,镜片后的眼睛总会闪着智慧的光”,这里运用了外貌描写,还把戴眼镜的周老师形象地比作童话里出谋划策的人物,很是新颖独特。还有在写周老师让同学们认真听课的时候,用“好好学习吹竖笛,别到时候别人问你竖笛是什么的时候,你回答;竖笛是何物?为何我从不知道?”这样的语言描写,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周老师的幽默风趣。
不过呢,我们可以让这篇文章变得更棒。在描写周老师询问没带竖笛的同学那部分,你可以再丰富一些细节。比如你可以写一写周老师询问时的表情、动作,像“周老师眉头皱起,眼睛微微眯着,双手抱在胸前,略带不满地挨个询问这些同学为什么没带竖笛的原因”。这样把镜头拉近,就像给文章注入了活力,使周老师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还有在讲述周老师讲笑话和故事那部分,从这个故事到下一个关于没带竖笛的事情之间的过渡有点快,我们可以加个过渡句,像“周老师的笑话总是那么有趣,在欢乐的氛围里,音乐课也在有序地进行着,不过也会有一些小插曲,就像有的同学会忘记带竖笛”。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体现了你对身边人物的敏锐观察和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接下来,你可以继续在描写细节的丰富性和文章结构的连贯性上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思考一下:
- 周老师在音乐教学方面有没有独特的方法值得你更深入地描写?
- 在周老师的课堂上还有哪些有趣的小事情可以展现她的性格特点?
- 如何通过描写周老师对你音乐学习方面的影响,来进一步深化你对她的喜爱之情?
老师相信,只要你继续努力,一定能写出更加精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