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平地与山间 (改: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这句诗是唐朝著名诗人罗隐的《蜂》。蜜蜂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段评:本段用诗句开头很有创意,也点明了蜜蜂的重要性,但开头和主题的衔接可以更自然,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修改版:唐代诗人罗隐在《蜂》里写道:“无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小小的蜜蜂,不仅是花间的“采蜜高手”,更是自然界里不可或缺的“生态小卫士”呢!)
蜜蜂的外形十分小巧可爱。它的头部嵌着一对复眼,像是两台精细的雷达,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它的触角可以感知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像是贴心的语音小助手,能实时地告诉蜜蜂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它的后足有一个“花粉篮”,像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储物篮,方便它装载花粉。它的翅膀每秒能振动数百次,发出的“嗡嗡”声音是蜜蜂交流方式 (改:声音是蜜蜂的交流方式) 。(段评:本段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把蜜蜂的外形写得很有趣,不过有些句子可以更简洁准确,比如“语音小助手”的比喻可以更贴合触角的功能,最后一句关于翅膀的描述也可以补充完整。修改版:蜜蜂的外形小巧又可爱。它的头部嵌着一对复眼,像两台灵敏的雷达,周围的动静都逃不过它的“眼睛”;细细的触角能感知温度和湿度,就像随身携带的“环境探测器”,时刻告诉蜜蜂周围的变化;后足有个“花粉篮”,是它装花粉的“小背包”;翅膀每秒能振动好几百次,发出的“嗡嗡”声,还是蜜蜂们独特的“交流暗号”呢!)
它们通常蜜蜂 (改:蜜蜂通常) 在蜂巢里的分工也很明确。他们通常 (改:它们通常) 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蜂王,它是整个蜂巢的生育核心,一天能产卵上千枚。第二类是雄蜂,它们只需要和蜂王交配,完成后便会死亡。第三类是上万只工蜂,它们是蜂巢的“全能劳动者”它们 (改:全能劳动者”,它们) 承担着觅食,筑巢,哺育等全部劳作。(段评:本段介绍了蜜蜂的分工,内容很清晰,但开头有重复的“通常”,句子之间的衔接也可以更流畅,让分类介绍更有条理。修改版:蜜蜂在蜂巢里的分工特别明确,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蜂王,它是蜂巢的“妈妈”,一天能产下上千枚卵;第二类是雄蜂,它们的任务只有和蜂王交配,完成任务后就会死去;第三类是上万只工蜂,它们是蜂巢的“全能劳动者”,采蜜、筑巢、喂宝宝,所有活儿都包啦!)
蜜蜂的筑巢技艺万中无一,其蜂巢堪称“自然建筑师的杰作”。蜜蜂们用工蜂腹部分泌的蜂蜡,搭建出规则的六边形蜂巢,这种形状既能用最少的材料利用最大空间,又能承受更强的重量。这样的蜂巢既可以储存花蜜,花粉,又可以做到保护 (改:起到保护) 、哺育幼虫的作用。(段评:本段夸了蜜蜂的筑巢技艺,用了“自然建筑师”的比喻很贴切,不过有些用词可以更准确,比如“万中无一”可以换个更合适的词,句子之间的逻辑也可以更紧密。修改版:蜜蜂的筑巢技艺可厉害啦,它们的蜂巢被称为“自然建筑师的杰作”!工蜂用腹部的蜂蜡,搭出一个个规则的六边形小格子。这种形状特别聪明,用最少的蜡就能占最大的空间,还能承受很重的重量呢。蜂巢不仅能存花蜜、花粉,还是蜜蜂宝宝们温暖的“小房间”。)
蜜蜂对生态贡献最为突出。据统计,全球约有75%的农作物和90%以上的野生植物都是蜜蜂的功劳。而它酿造的蜜,富含葡萄糖、维生素等营养,蜂王浆、蜂花粉也都是天然营养佳品。(段评:本段讲了蜜蜂的生态贡献,用了数据很有说服力,但可以把数据和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蜜蜂的重要性。修改版:蜜蜂对生态的贡献可大啦!据科学家统计,全球约75%的农作物、90%以上的野生植物,都要靠蜜蜂传播花粉才能结果。我们吃的苹果、草莓,看的鲜花,都离不开它们。而且蜜蜂酿的蜂蜜,富含葡萄糖和维生素,蜂王浆、蜂花粉也是天然的营养佳品呢!)
蜜蜂对地球的贡献十分巨大,让我们共同保护它们吧!(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明了要保护蜜蜂,但可以避免口号式的表达,用更具体的小行动来替代,让结尾更自然真诚。修改版:蜜蜂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我们可不能伤害它们。下次看到花丛里的蜜蜂,别去打扰它们采蜜;如果发现受伤的蜜蜂,也可以轻轻把它放到安全的花上。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些可爱的“小功臣”吧!)
顾洲铭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蜜蜂》,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科学思维和生动表达点赞!你不仅准确抓住了蜜蜂的外形、分工、筑巢和生态贡献等核心特征,还用了“雷达”“语音小助手”等有趣的比喻,让说明文既有科学性又不失活泼,特别是引用罗隐的诗句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很棒!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给文章“升级”一下哦。比如在写蜜蜂分工时,“它们通常蜜蜂在蜂巢里的分工也很明确”这句话有点小重复,调整成“蜜蜂在蜂巢里的分工十分明确”会更通顺。另外,你提到“翅膀每秒能振动数百次”,如果能查一下具体数字(比如200-300次),会让说明更精准。还有,在写生态贡献时,“都是蜜蜂的功劳”可以改成“都依赖蜜蜂授粉”,这样表达更严谨科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如果要给低年级小朋友介绍蜜蜂,你会怎么把“六边形蜂巢的科学原理”讲得更有趣?
- 除了采蜜和授粉,蜜蜂还有哪些我们没注意到的“超能力”?
- 生活中哪些小事会伤害蜜蜂?我们能为保护它们做些什么具体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