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白雪皑皑,可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我准备挂彩灯的时候,金光一闪,一个穿着带补丁裙子的小姑娘出现了,那个小姑娘的脸蛋被冻通红,脸色却发白。我认出了她,她就是安徒生(丹麦)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段评:开头通过雪景和欢声笑语的对比,引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出现,想象很丰富,也能吸引读者。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小女孩出现时的细节,比如她的动作、手里的火柴,让画面更生动。修改版:窗外的雪像小棉花糖一样飘着,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透着暖黄的光,传来阵阵笑声。我正踮着脚挂彩灯呢,忽然金光一闪,一个穿着带补丁旧裙子的小姑娘站在了我面前。她的小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嘴唇却有点发白,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快熄灭的火柴。呀,这不是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吗?)
她好奇地看着这个陌生的环境,我先是带她来到了暖气前,让她冻僵的手和脚,暖和些;帮她找了一件舒适的衣服和一双合适的棉鞋,手套和围巾也不能少,棉帽也要带上,这样的小女孩像个可爱的雪团子。(段评:这段写了照顾小女孩的过程,很有爱心。不过可以把给她穿衣服的顺序写得更具体,再加上小女孩的反应,比如她的表情、动作,这样更能体现她的开心。修改版:小女孩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周围,小手不停地搓着。我赶紧拉着她来到暖气前,让她冻僵的手和脚慢慢暖和起来。接着我给她找了一件软软的厚毛衣,一双毛茸茸的棉鞋,还有暖和的手套、围巾和棉帽。小女孩穿上后,圆圆的脸蛋露在外面,笑起来像个圆滚滚的雪团子,可爱极了!)
早餐是碗热气腾腾的白粥,吃完白粥,我教小女孩贴春联,先把透明膜纸下来 (改:把透明膜撕下来) ,把“福”均匀的又平整贴 (改:均匀又平整地贴) 在窗户上,就可以了,很简单的。小女孩试着贴了一个均匀的,平整的“福”,但是却把我逗的哈哈大笑 (改: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指着她福说 (改:指着她的福说) :“员虽然像你贴的很 (改:虽然贴得很像你) ,但是你把‘福’贴反了。”经过我和小女孩的懈努力 (改:不懈努力) ,终于把家给装饰好。(段评:贴春联的情节很有趣,能体现小女孩的可爱。不过原文有些句子不通顺,比如"员虽然像你贴的很",还有可以增加小女孩贴反福字时的表情,让故事更生动。修改版:早餐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喝完后我教小女孩贴春联。我先把福字后面的透明膜撕下来,告诉她要均匀平整地贴在窗户上。小女孩认真地学着贴了一个,可我一看就哈哈大笑起来,指着福字说:"你贴得倒是很平整,可是把福字贴反啦!"小女孩歪着脑袋看了看,也跟着笑了。我们一起努力,终于把家里装饰得漂漂亮亮的。)
午餐的时候,我发现小女孩的两个腮帮子一鼓一鼓,非常可爱,像只在啃食坚果的小仓鼠。吃完午餐,我和小女孩一起玩了下午的雪 (改:玩了一下午的雪) ,真到晚餐才回来 (改:直到晚餐才回来) 。(段评:这段描写了和小女孩玩雪的情景,很有童趣。不过可以增加玩雪时的具体活动,比如堆雪人、打雪仗,还有小女孩的动作,让画面更丰富。修改版:午餐时,我看到小女孩鼓着腮帮子吃饭,像只正在啃坚果的小仓鼠,可爱极了。吃完午餐,我们一起跑到院子里玩雪。我们堆了一个歪鼻子的雪人,还互相扔雪球,小女孩的笑声像银铃一样响。直到太阳快下山,我们才拍着满是雪的衣服回家。)
晚餐的时候,妈妈温柔的给 (改:妈妈温柔地给) 我和小女孩一人一碗雪梨汤,还叮嘱道:“小心烫哦!”我和小女孩吃完晚餐恋恋不舍的告别了 (改:恋恋不舍地告别了) 。(段评:结尾写了告别的场景,很温馨。不过可以增加小女孩告别的动作,比如她的表情、说的话,让情感更真挚。修改版:晚餐时,妈妈端来两碗甜甜的雪梨汤,温柔地说:"小心烫哦!"我和小女孩捧着热汤,心里暖暖的。吃完饭,小女孩要走了,她拉着我的手,眼睛亮晶晶的:"谢谢你,我今天很开心!"我也舍不得她,一直看着她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金光里。)
狄靖萱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过一天》,老师首先被你故事里藏着的“温暖”打动了——你没有让小女孩重复童话里的悲伤,而是用暖气、棉衣、春联和雪梨汤,给了她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中国新年”。这份把经典童话和现实温暖结合的巧思,让故事一下子有了属于你的温度!
你对小女孩的描写很用心:冻红的脸蛋、补丁裙子,还有贴反“福”字时的可爱笨拙,这些细节都让她像真的站在我们面前。尤其是把她吃饭时鼓腮帮子的样子比作“啃坚果的小仓鼠”,这个比喻特别生动,老师仿佛能看到她吃得香的模样!不过故事的“时间线”可以再梳理得更清晰些——从早餐到午餐再到晚餐,每个时间段的活动可以用更自然的过渡串起来,比如“吃完热气腾腾的白粥,新年的仪式感才刚刚开始——我要教她贴春联啦!”这样一来,一天的流程会像串珍珠一样顺理成章。
我们还可以给故事“加一点魔法”:小女孩第一次见到暖气时,眼睛是不是会像星星一样亮?她摸到棉衣的绒毛时,会不会轻轻蹭一下脸颊?如果能把这些“第一次体验”的细节写出来,她的惊喜和你的开心会更让人感动。另外,结尾的告别可以再“慢一点”——是金光又闪了吗?她走之前有没有偷偷塞给你一样小礼物(比如一根没点燃的火柴)?这些小设计会让故事的结尾像留声机一样,留下淡淡的余味。
💡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往下“挖一挖”:
- 如果你能给小女孩带一样“中国新年的礼物”回到她的世界,你会选什么?为什么选这件礼物,它能帮到她吗?
- 小女孩看到我们家的“福”字时,会不会想起她自己家的新年?她记忆里的新年是什么样子的?
-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小女孩的世界,你会用什么办法帮她改变命运?除了给她食物和衣服,还能做些什么更长远的事?
这些小问题就像故事的“隐藏关卡”,试着想一想,你的下一个故事一定会更有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