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正准备睡觉,忽然一阵吹来 (改:一阵风吹来) ,我感觉自己飘了起来。(段评:开头设置了梦幻的氛围,引出了故事的开端,很棒!不过可以增加一些环境描写和身体感受,让场景更生动。比如风的特点、身体飘起来的具体感觉,这样能让读者更快进入情境哦。修改版:一天晚上,我刚躺到床上,窗外忽然吹来一阵带着花香的暖风,我感觉被子轻轻往上飘,连带着我的身体也像羽毛一样浮了起来,飘向了窗外的星空。)
不一会儿,我来了另一个世界 (改: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有一位人影 (改:有一个人影) 走了出来,只见她人首蛇身,还带着飘带,难道她是女娲?我激动的心都快跳了出来。(段评:你通过外貌描写猜出了女娲,想象力真丰富!如果能把看到新世界的第一眼感受,比如天空、地面的样子写出来,再加上看到人影时的动作,会更有画面感。比如人影走出来时的姿态,飘带的样子,这些细节能让故事更真实。修改版:不一会儿,我飘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天空是粉紫色的,地上开满了发光的小花。还没等我站稳,远处的云朵里走出一个人影,她有着乌黑的长发,身体像银白色的蛇一样灵活摆动,身上的飘带在风中轻轻飞舞。难道她是女娲?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激动得快要跳出来了!)
她竟然真的是女娲,女娲看到我,温柔地说:“欢迎你来到我的世界。”我说:“女娲姐姐我能和你过一天吗?”女娲说:“当然可以,我们去找五种颜色的石头来补天吧!”我说:“好呀!”(段评:对话很自然,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事件。可以在对话前加上女娲的动作,比如微笑、点头,让人物更亲切。另外,"补天"这个任务可以稍微提一下原因,比如天空有个洞,这样故事的目的更明确哦。修改版:她笑着点了点头,温柔地说:“欢迎你来到我的世界,小朋友。”我连忙问:“女娲姐姐,我能和你过一天吗?”女娲轻轻摸了摸我的头说:“当然可以啦!现在天空有个大洞,我们需要找五种颜色的石头来补天,你愿意帮忙吗?”我兴奋地跳起来:“我愿意!我愿意!”)
我们开始寻找五种颜色的石头,我们正准备找的时候,一只黑龙从水中跳了出来,女娲姐姐拿起一把剑杀死了那条龙。(段评:黑龙出现的情节很惊险!不过可以增加一些环境描写,比如水面的变化,黑龙的样子,还有女娲战斗时的动作,让紧张感更强烈。比如黑龙的颜色、叫声,女娲拿剑的动作,这样故事更精彩哦。修改版:我们刚走到湖边,平静的水面突然“哗啦”一声炸开,一条黑色的巨龙从水里跳了出来,它的鳞片像铁甲一样闪闪发光,张开大嘴露出尖尖的牙齿。女娲姐姐立刻从背后抽出一把闪着金光的剑,“唰”地一下向黑龙刺去,黑龙哀嚎一声,倒在地上不动了。)
我们在黑龙后面发现了两颗石头,然后我们又在草丛里找到两颗石头,我们找呀找呀在一个山洞 (改:找呀找呀,在一个山洞) 找到了最后一颗石头,我们刚想去拿的时候,有一位老巫婆拦住了我们,老巫婆说:“只有没魔法的人才能进去。”女娲说:“怎么办呀。”我说:“我没有魔法,让我进去吧!”女娲说:“那你一定要小心呀。”(段评:找石头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老巫婆的出现也增加了故事的波折。可以在找石头时加上一些动作描写,比如在草丛里怎么找,山洞的样子,还有老巫婆的外貌,让情节更生动。比如石头的颜色、形状,老巫婆的衣服、声音,这些细节能让故事更有趣哦。修改版:我们在黑龙身后发现了两颗红色和蓝色的石头,又在草丛里找到了黄色和绿色的石头,还差最后一颗紫色的石头。我们找呀找呀,终于在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看到了它。刚想进去拿,洞口突然出现一个穿着黑袍的老巫婆,她尖着嗓子说:“这个山洞只有没魔法的人才能进!”女娲皱着眉说:“这可怎么办呀?”我连忙举手:“我没有魔法,让我进去吧!”女娲担心地说:“那你一定要小心,慢慢走哦。”)
我来到了山洞里面 (改:我走进了山洞里面) ,我自言自语地说:“好黑呀。”我走呀走呀,终于发现了最后一颗石头,我带回去给女娲姐姐,女娲说:“你真勇敢。”(段评:你的勇敢值得表扬!可以增加山洞里的环境描写,比如墙壁的样子、声音,还有拿到石头时的心情,让故事更真实。比如山洞里的冷风、蝙蝠的叫声,拿到石头时的激动,这些细节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哦。修改版:我走进山洞,里面黑漆漆的,只有石头发出微弱的光。冷风“呼呼”地吹着,墙壁上的水滴“滴答滴答”地响,我害怕得握紧了拳头。我一步一步慢慢走,终于在山洞深处看到了那颗紫色的石头,它像葡萄一样亮晶晶的!我赶紧拿起石头,紧紧抱在怀里,飞快地跑出了山洞。女娲姐姐看到我,高兴地说:“你真勇敢!石头拿回来啦!”)
女娲姐姐把五种颜色的石头炼成了黏稠的石浆,把天上的洞补好,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段评:补天的过程写得很清楚!可以增加炼石和补天的动作描写,比如石浆的样子,补天的声音,这样故事的结尾更圆满。比如石浆的颜色、黏稠度,补天时光芒的变化,这些细节能让故事更精彩哦。修改版:女娲姐姐把五种颜色的石头放进一个大火炉里,石头慢慢融化成了五颜六色的黏稠石浆。她用手托起石浆,轻轻敷在天空的大洞上,石浆一碰到天空就凝固了,大洞慢慢消失了!天空恢复了蓝色,地上的小花也重新亮了起来,整个世界变得暖洋洋的。)
妈妈说:“醒醒。”我睁开眼一看,原来是一场梦呀,但是我永远也忘不了这场梦。(段评:结尾点出是梦,很巧妙!可以增加醒来后的动作和心情,比如摸枕头、回忆梦里的事,让情感更真挚。比如妈妈的声音、醒来后的表情,还有对梦的怀念,这样结尾更温暖哦。修改版:突然,我听到妈妈的声音:“宝贝,醒醒,该起床啦!”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熟悉的床上,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呀!我摸了摸枕头,好像还能感受到女娲姐姐的温度。虽然是梦,但和女娲姐姐一起补天的经历,我永远也忘不了!)
丘可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女娲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勇敢的“小英雄”精神点赞!你不仅让古老的神话人物走进了自己的世界,更在故事里主动承担起“拿最后一颗石头”的重任,这种敢于挑战未知的勇气,让整个故事充满了少年的热血与担当,特别棒!
你在故事里设计了“杀黑龙”“遇老巫婆”等情节,让寻找五彩石的过程一波三折,这已经很有故事感了!不过,如果我们想让这个“神话冒险”更精彩,还可以试试这几个“进阶小技巧”:
第一个技巧,我们可以给故事“加一点魔法细节”。比如看到女娲时,除了写她“人首蛇身、带着飘带”,能不能再想想她的飘带是什么颜色?有没有发出微光?她说话时,声音是不是像山谷里的回声一样温柔?这些细节会让女娲的形象更生动,仿佛真的站在我们面前。
第二个技巧,我们可以给“山洞冒险”拍个“慢镜头”。你写“我走呀走呀,终于发现了最后一颗石头”,这里藏着特别多可以展开的惊喜!山洞里的空气是不是湿冷的?脚底下有没有踩到碎石子的“咔嚓”声?看到石头时,它是不是像星星一样在黑暗里发光?把这些“五感”(看、听、摸)的细节加进去,读者会跟着你一起紧张、一起心跳,故事的吸引力会翻倍!
第三个技巧,我们可以给结尾“留一个小尾巴”。故事最后你写“原来是一场梦”,如果能再加一句“醒来时,我摸了摸枕头,好像还留着石头的余温”,或者“那天之后,我每次看到彩虹,都会想起女娲姐姐的五彩石”,这样的结尾会像一根线,把梦和现实轻轻连起来,让故事更有余味。
💡 最后,老师还想和你一起再深入思考几个有趣的问题:
- 如果你能和女娲一起做一件除了补天之外的事,你最想做什么?为什么?
- 故事里老巫婆说“只有没魔法的人才能进去”,你觉得“没魔法”为什么反而成了你的优势?这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发吗?
- 如果你有机会把找到的五彩石带回来一颗,你会用它做什么?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相信带着这些思考再修改,你的故事一定会像女娲的五彩石一样,闪耀出更独特的光芒!期待看到你更精彩的“神话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