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布》缩写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段评:本段简洁地介绍了海力布的身份和品质,为故事展开做了铺垫。如果能加入一个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他的热心,会让人物形象更立体哦。比如可以说说他平时怎么帮助大家的,这样大家尊敬他的原因就更清楚啦。修改版:从前有个叫海力布的猎人,他心肠特别好,总是热心帮助乡亲们。要是谁家没了粮食,他就把打猎来的兔子送过去;要是老人走不动山路,他就背着老人回家。因为这样,大家都特别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以送给海力布。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段评:本段把救小白蛇和宝石的秘密讲清楚啦,情节很吸引人。不过描写可以更生动一点,比如加上海力布救小白蛇时的动作,还有小白蛇说话时的样子,故事就更有画面感了。另外,“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这句话有点重复,改一下会更通顺哦。修改版:有一天,海力布正在山里打猎,忽然看见一只老鹰“呼”地俯冲下来,抓住了一条小白蛇。他心里一急,立刻拉弓搭箭,“嗖”地射向老鹰。老鹰吃痛,松开爪子飞走了,小白蛇安全地落在了地上。小白蛇晃了晃尾巴,变成了一个穿白衣的小姑娘,她说自己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报答海力布,小白蛇告诉他,龙宫里有很多珍宝,还说龙王嘴里含着一颗神奇的宝石——谁含着它,就能听懂动物的话。不过她皱着眉头叮嘱:“这秘密只能你自己知道,要是告诉别人,你会立刻变成石头!”)
海力布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要重谢他,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都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为报恩 (改:报恩) ,就请把您嘴里含着宝石送给我吧。”(段评:本段写出了海力布不要珍宝只要宝石的选择,突出了他的朴实。不过有两个小问题:一是“为报恩”语序有点颠倒,二是“把您嘴里含着宝石送给我吧”漏了个“的”字。修改后句子会更通顺哦。修改版:海力布跟着小白蛇来到龙宫,老龙王见他救了自己的女儿,高兴地把他领进宝库,笑着说:“孩子,你救了我的小女儿,这些珍宝你随便挑!”海力布却摇摇头,指着龙王的嘴说:“龙王伯伯,如果您真想报恩,就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海力布临走时,小白蛇跟出来,再三叮嘱说:“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段评:本段通过小白蛇的叮嘱,再次强调了宝石的禁忌,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伏笔,这一点做得很好!如果能加上小白蛇叮嘱时的神态,比如“拉着海力布的袖子”“眼睛里满是担心”,会让情感更真挚哦。修改版:海力布拿着宝石准备回家,小白蛇赶紧追出来,拉着他的袖子再三叮嘱:“海力布哥哥,您一定要记住——不管动物说什么,都不能告诉别人!要是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也变不回来了!”她的眼睛里满是担心,海力布点点头,谢过小白蛇就离开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段评:本段简单说明了宝石的作用,但有点太简短啦。如果能举一个海力布用宝石打猎的小例子,比如他听懂了鸟儿说哪里有兔子,这样既能体现宝石的神奇,又能让故事更具体。修改版:有了这颗宝石,海力布打猎方便多了!有一次,他听见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那边山坡上有只肥兔子,正在啃青草呢!”海力布立刻跑过去,果然找到了那只兔子。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能打到很多猎物,分给乡亲们的食物也更多了。)
有一天,他听见一群鸟在议论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会淹死很多人。他不吃一惊 (改:大吃一惊) ,急忙回家告诉大家,可是乡亲们全都不相信他。他急得掉下眼泪,最终他把听到的消息和得到宝石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乡亲们。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石头。大家非常后悔,他们含着眼泪急忙搬家。半夜里,大山崩塌了,村子淹没了。(段评:本段是故事的高潮,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牺牲了自己,情感很感人。不过“他不吃一惊”是错别字哦,应该是“他大吃一惊”。另外,如果能加上海力布听到消息时的着急样子,比如“脸色一下子变白了”“脚步都变急了”,还有乡亲们不相信时他的焦急,比如“急得直跺脚”“眼泪都掉下来了”,会让故事更动人。修改版:又过了几天,海力布正在打猎,忽然听见一群大雁在空中喊:“不好啦!今晚大山要崩塌,洪水会淹没整个村子,大家快逃啊!”他大吃一惊,脸色一下子变白了,立刻撒腿往村子里跑。他冲进村子喊:“乡亲们,快搬家吧!大山要塌了,洪水要来了!”可乡亲们却摇摇头说:“海力布,你是不是打猎太累,说胡话呢?”海力布急得直跺脚,眼泪都掉下来了:“我说的都是真的!这是我听懂鸟儿的话才知道的——我把宝石的秘密告诉你们,你们快逃!”他把救小白蛇、拿宝石、听鸟儿说话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刚说完,他的身体就开始变硬,最后变成了一块冷冰冰的石头。乡亲们这才相信,他们含着眼泪,赶紧背着老人、抱着孩子往山上跑。)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明了海力布被世代纪念,很有意义。如果能加上乡亲们纪念海力布的具体做法,比如“每年都会去石头前献上鲜花”“给孩子们讲海力布的故事”,会让结尾更温暖,也更能体现海力布精神的传承。修改版:半夜里,大山果然崩塌了,洪水“哗哗”地淹没了村子。乡亲们站在山上,看着变成石头的海力布,都难过地哭了。从那以后,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每年春天,大家都会带着鲜花去那块石头前祭拜;每当有孩子问起石头的来历,老人就会讲起海力布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做像海力布那样,心里装着大家的人。”据说,现在还能在山里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陈思佳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海力布缩写》,老师首先要为你精准的“故事提炼力”点赞!你牢牢抓住了海力布故事的核心脉络——从救白蛇得宝石,到听鸟语知险情,再到为救乡亲牺牲自己,整个过程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把一个经典民间故事的“骨架”搭建得非常稳固。更难得的是,你没有漏掉“不能说出秘密”这个关键设定,这让故事的冲突和悲剧感自然流露,可见你对原著的理解非常透彻!
接下来,老师想和你分享几个让缩写更“出彩”的小秘籍,帮你的故事从“清楚”迈向“精彩”:
秘籍1:给关键情节“加个特写镜头”
你看,文章里有两个最能体现海力布品质的瞬间:一是他拒绝龙王的珍宝,坚持要宝石时的“无私”;二是他听到鸟群议论大山崩塌时的“焦急”。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给这两个瞬间多一点细节?比如写他拒绝珍宝时,可以加一句“海力布摆摆手,眼睛里只有对宝石的渴望——他知道,有了宝石就能打更多猎物,帮更多乡亲”;写他听到鸟群议论时,可以加一句“海力布的心‘咯噔’一下,手里的弓箭都差点掉下来,他攥紧宝石,转身就往村子跑”。这些小小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就像电影里的特写,能让海力布的形象一下子“活”起来!
秘籍2:给故事结尾“留一点余味”
你在结尾写“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这句话很有力量,但如果能加一句乡亲们纪念他的具体表现,比如“每当有人路过那块石头,都会停下脚步,给它献上一束野花;每当孩子们不听话时,老人就会指着石头说:‘看,那是海力布爷爷,他为了我们,永远留在了这里’”,这样一来,故事的情感就更饱满了,也能让读者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深入思考几个问题,让这个故事在你心里扎根更深:
- 海力布明明知道说出秘密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是选择说了?除了“热心”,你觉得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原因?
- 如果海力布当时没有立刻变成石头,而是有时间和乡亲们解释,你觉得乡亲们会相信他吗?为什么?
- 你觉得“海力布的石头”象征着什么?是勇敢?是牺牲?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思佳,你已经把故事的“骨架”搭得很稳了,只要再给它添上这些“血肉”和“灵魂”,你的文章一定会更精彩!老师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版本,相信你能让海力布的故事,在你的笔下焕发出新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