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奇怪!怎么有人看起来就十分乐观,自带愉快的气氛,刚进入这个班级,我就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女孩。(段评:作为开头,你用疑问引发好奇,点明主题人物,为全文奠定了轻松的基调。但段落稍显平淡,缺乏画面感,若能加入初见时的具体场景(如她的穿着、表情),会更具吸引力。修改版:真奇怪!怎么有人天生像个小太阳,走到哪儿都带着光?刚踏进初一(3)班教室,我就撞见个扎高马尾的女孩——她正踮脚够黑板擦,发梢晃得像只雀跃的小燕子,眼睛弯成月牙儿冲我笑。)
她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总能在最黑暗的时刻给人带来欢笑。课间走廊上,同学们围成一圈,她正在用那夸张的表情和滑稽的动作,模仿着老师上课时的各种小动作。大家笑得前俯后仰,连平时最不苟言笑的班主任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段评:本段用比喻和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的乐观,班主任的反应侧面烘托了她的感染力,描写生动有趣。但动作细节可以更具体,比如模仿老师时的手势、神态,让画面更鲜活。修改版:她像一缕暖融融的阳光,总能在沉闷时撕开乌云。课间走廊围满了人,她叉着腰学数学老师推眼镜的模样,手指在鼻梁上一滑,故意拖长调子说:‘这道题——很简单嘛!’夸张的挑眉逗得大家前俯后仰,连抱着作业本路过的班主任,也忍不住抿着嘴笑出了声。)
她总是能用最简单的笑话,把大家逗得十分愉快;她带给每个人无尽的欢快与勇气。她是校园里必不可缺的开心果,让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段评:你用排比概括了她的作用,点明了‘开心果’的核心形象,语言简洁有力。但‘无尽的欢快与勇气’稍显抽象,若结合她带给人的具体影响(如帮同学缓解压力),会让主题更落地。修改版:她能用一句俏皮话化开课间的疲惫,用鬼脸逗笑哭鼻子的女生;她的笑声像风铃,叮叮当当地撞进每个人心里。这个校园里的‘开心果’,把走廊的风都染成了甜的,让每个角落都飘着轻快的气息。)
例如上一次,我因为考差了十分伤心、难过 (改:十分伤心) 。下课时,我一言不发地坐在座位上,埋着头。她走到我的座位前,轻声安慰我,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背。一次一次 (改:一次又一次) 换着花样逗我笑,在她幽默有趣的表情和动作下,我露出了愉快的心情 (改:露出了笑容) 。她总是能逗我开心,在开学的这四周里,陌生的环境让我感到恐惧,是她让我变得不再恐惧,让我放开动作 (改:放开手脚) ,一见到她,我的嘴角都会带上笑。(段评:本段通过考差安慰的事例,生动展现了她的温暖,心理变化描写真实可感。但细节可以更细腻:比如她安慰时的具体话语、逗笑的具体方式,以及‘我’从难过到微笑的递进过程,会让情感更有层次。修改版:上周数学测验砸了,我趴在桌上盯着红叉发呆,连眼泪掉在作业本上都没察觉。忽然背上传来轻轻的拍动,她蹲在旁边晃着我的胳膊:‘哭啥呀?你看这道题的叉,像不像你昨天画的小章鱼?’她用指尖在我草稿本上画了个吐泡泡的章鱼,又挤眉弄眼学老师念错题的样子,我终于‘噗嗤’笑出了声。这四周的陌生感像层雾,是她举着‘快乐小灯笼’,一点点把雾照散了——现在见她晃着马尾走过来,我的嘴角就忍不住往上翘。)
在开学的这四周里,是她让我不再恐惧,是她让我变得愉快,是她让我不再害羞,她自信、阳光、幽默、大方。(段评:作为结尾,你用排比总结了她的影响,点明了人物品质,情感真挚。但‘自信、阳光’等词语稍显笼统,若用一个具体的画面(如她在阳光下大笑的样子)收尾,会让主题更有余味。修改版:这四周的日子像颗裹了糖的糖炒栗子,是她剥开了硬壳,让我尝到了甜。她站在走廊的阳光下笑时,马尾辫甩得像弹簧,眼睛亮得像装了星星——原来‘开心果’的秘密,是把自己活成小太阳,再把光分给每一个人。)
韦金晶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新校园里的开心果(林子涵16)》,老师能感受到你对这位“开心果”同学的喜爱与感激,文章主题明确,情感真实,整体结构清晰,尤其是用“一缕温暖的阳光”来比喻林子涵,这个开头很有画面感,一下子就让读者感受到了她的乐观气质。
为了让文章更生动感人,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的丰富度”和“情节的层次感”上再下些功夫。比如,当你写到林子涵模仿老师的动作时,能不能具体说说她模仿了老师哪些小动作?是扶眼镜的姿势,还是讲课到激动时敲黑板的习惯?这些具体的细节会让人物形象更鲜活。再比如,你提到她安慰考差的你时,“一次一次换着花样逗我笑”,可以试着写一个她逗你笑的具体场景——她是讲了个什么笑话?还是做了个什么夸张的表情?把这些细节加进去,读者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幽默和你的心情变化。
最后,关于“开心果”这个主题,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林子涵的乐观仅仅是因为她天生爱笑吗?你有没有观察到她背后可能付出的努力,比如她如何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小挫折?
- 这位“开心果”给你带来的影响,除了让你不再恐惧和害羞,有没有让你在其他方面也发生了改变?比如你是否也开始尝试用乐观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