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晴空明朗的一天里,我优闲 (改:悠闲) 地坐在沙发上看《神笔马良》这本书,看着看着,我“呼噜,呼噜”地睡着了,突然一道白光闪过,一个身影站在了我的面前,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马良呀,他手握神笔看着我说:“我们到你的世界把不足的地方补好吧。”我还没有说“走吧”就到了一个城市,草坪上有很多拉圾 (改:垃圾) ,马良指着这些拉圾 (改:垃圾) 说:“大事就要从小事做起。”马良用神笔画了一些拉圾袋 (改:垃圾袋) 递给我说:“我们开始吧!”我爽快的答应 (改:地答应) 了,不一会拉圾 (改:垃圾) 就被我们一扫而光,之后我们来到了小区里,看到了一名快递员叔叔正抱着一大摞快递,额头上全是汗,还有几斤包裹快要掉下来。马良立刻提起神笔,在墙边画了一个带轮子的小推车,上面还带着分层货架。我们帮叔叔把快递摆好,他笑着说:“有了这个,省太多劲了!”(段评:这段写了你和马良一起做的两件好事,情节很有趣,还能体现马良说的"大事从小事做起"的道理,特别棒!要是能多加点动作和心里的感受就更好啦,比如捡垃圾时你的手碰到黏糊糊的垃圾是什么感觉?帮快递叔叔时心里有多开心?还有,原文里有些地方可以写得更有画面感,比如马良画垃圾袋和小推车的时候,神笔是不是闪着光?这样故事就像放电影一样,读者一看就像在眼前啦!修改版:晴空万里的午后,我捧着《神笔马良》窝在沙发里,阳光暖融融地裹着我,没一会儿就"呼噜呼噜"打起了小盹儿。突然一道金灿灿的白光"唰"地闪过,我揉揉眼睛坐起来——呀!马良正站在我面前,手里的神笔还闪着细碎的光!他笑着说:"走,咱们去把你世界里不足的地方补好吧!"我还没来得及点头,脚下的地板就变成了软软的草坪,可草坪上却散落着果皮、塑料袋,连小野花都被压弯了腰。马良指着垃圾眨眨眼:"大事得从小事做起哦!"说着用神笔一挥,几只印着小树苗图案的垃圾袋飘到我手里,袋口还带着甜甜的青草香。我捏着垃圾袋蹲下来,虽然碰到了黏糊糊的冰淇淋盒,但看着马良认真的样子,也跟着起劲地捡。不一会儿草坪就变得干干净净,小野花也挺直了腰杆。后来我们到了小区门口,快递叔叔抱着比人还高的快递摞,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地上,最上面的包裹晃悠悠地要掉下来。马良立刻举起神笔,笔尖划过墙面时闪着蓝盈盈的光——一辆带彩色轮子的小推车出现了,分层货架上还贴着可爱的快递贴纸!我们帮叔叔把快递摆得整整齐齐,叔叔抹着汗笑出了皱纹:"这推车简直是救星啊!")
夕阳西下时,马良要离开了。临别前,他说:“你已经明白,你现在的美好不是说一天就能完成的,美好是一点一滴做成的。”说完便化作星光飞散了。我猛得 (改:猛地) 坐起来,手里还拿着《神笔马良》着本书 (改:这本书) ,真是南柯一梦呀,不过马良说的那句话还记在我的心里。(段评:结尾能把马良的话记在心里,还呼应了开头的梦,特别完整!要是能把你醒来后的小细节加进去,比如摸了摸自己的手,或者看着窗外的草坪,就能让道理和你的生活连起来啦,这样感觉更真实,也更能记住马良说的话哦!修改版:夕阳把天空染成橘子色的时候,马良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他把神笔在我手心轻轻一点,我感觉掌心暖暖的。"你看,美好不是一天变出来的,是像捡垃圾、帮叔叔那样,一点一滴攒起来的呀。"他说完就化作星星点点的光,飘向了橘红色的云朵里。我猛地坐起来,手里还攥着《神笔马良》,沙发旁的窗户开着,风里带着楼下草坪的清香。我摸了摸自己的手心,好像还留着神笔的温度——马良的话,我真的记住啦。)
黄靖甯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神笔马良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和马良一起做好事的经过,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美好是一点一滴做成的”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在文章的优化上,老师有几点建议。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美好是一点一滴做成的”。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美好需要一点一滴去做?是因为每一个小小的努力都能积累成大的改变,还是因为这样的过程能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美好需要点滴积累”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们来到了小区里,看到了一名快递员叔叔正抱着一大摞快递,额头上全是汗,还有几斤包裹快要掉下来”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小区里的环境是怎样的?快递员叔叔的表情如何?包裹快要掉下来时他发出了什么声音?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清理垃圾的事到帮助快递员叔叔这件事,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清理完垃圾,我心里满是成就感,没想到很快又遇到了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如果再次和马良相遇,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可以一起去改善? 2.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除了体会到美好需要点滴积累,还能有哪些新的感悟? 3. 怎样通过更多细节描写,让马良的形象在文中更加鲜活独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