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台灯温和的照在书桌上,我和上 (改:合上) 书本,闭上眼睛,不知不觉间,我的意识开始模糊了……(段评:开头用深夜台灯的场景引出梦境,能自然地开启故事,很有画面感!不过如果能加上一些自己当时的感受,比如看书累了的小细节,会让开头更真实哦。修改版:深夜,暖黄色的台灯温柔地洒在书桌上,我合上看了好久的科幻书,揉了揉酸酸的眼睛,不知不觉间,眼皮越来越沉,意识也慢慢模糊了……)
当我再次起来时,发现我变成了一个大人,我点了点手表上面显示着2045年11月1日,我吃了一惊,不等我从惊呀 (改:惊讶) 中缓过来,后面传来了声音:“主人。”我回过头发现一个端着早餐的机器人说:“该吃饭了,我给您做了早饭。”(段评:你通过机器人和手表上的日期写出了未来感,这个想法很棒!但可以多写一点变成大人的样子和当时的心情,比如"我"发现自己手变大了,或者听到机器人说话时吓了一跳的反应,这样故事更生动。另外要注意,"起来"在这里用"睁开眼"更合适,还有"惊呀"应该是"惊讶"哦。修改版:当我迷迷糊糊睁开眼时,突然发现自己的手变大了,身上还穿着没见过的银色外套!我赶紧摸了摸手腕,手表上居然显示着2045年11月1日,我忍不住叫出了声。不等我从惊讶中缓过来,身后传来甜甜的声音:"主人,早上好呀!"我回头一看,一个圆滚滚的机器人端着香气扑鼻的早餐,正歪着头看着我呢。)
我吃完后,走到外面,发现,以前的小巷变成了大道,路边一个垃圾桶也没有,原来以经 (改:已经) 有了扫地机器人,会把垃圾化成燃料。(段评:你描写了未来的街道和垃圾桶的变化,想象很有趣!要是能加上看到这些变化时的心情,比如"我"惊讶地张大嘴巴,或者看到扫地机器人工作的样子,会更有代入感。还有"以前的小巷变成了大道"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以前窄窄的小巷变成了能并排走五辆汽车的宽大道","原来以经"要改成"原来已经"哦。修改版:吃完早餐,我迫不及待跑到外面,呀!以前窄窄的小巷居然变成了能并排走五辆汽车的宽大道,路边连一个垃圾桶都看不到。正奇怪呢,就看到几个圆头圆脑的扫地机器人在路边跑来跑去,它们把捡到的垃圾"咻"地一下变成了亮晶晶的燃料,太神奇啦!)
我又走进了一家服装店,发现所有衣服都用同一种材料,老板说:“我们的衣服可以根据外面的温度变化成 (改:变成) 合适的衣服。”(段评:会变温度的衣服这个想法太酷啦!如果能加上"我"试穿衣服的小细节,比如摸了摸衣服的材质,或者老板演示衣服变厚的样子,故事就更具体了。修改版:我又好奇地走进一家服装店,发现所有衣服都是软软的蓝色材料做的。老板笑着拿起一件外套递给我:"试试这件吧!"我刚穿上,就感觉外套慢慢变厚了,原来它能跟着外面的温度变厚变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真是太方便啦!)
突然我的头晕晕的,发现我从书桌上起来,原来这是一场梦,可梦的真实又让人多么 (改:真实又多么) 的向往。(段评:结尾点出是一场梦,还写出了对未来的向往,很完整!要是能加上醒来后的小动作,比如"我"赶紧摸了摸自己的手,发现还是原来的小手,这样和前面变成大人的情节呼应,会更有意思哦。修改版:突然,我的头又开始晕乎乎的,等我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趴在书桌上,手里还攥着那本科幻书呢!原来这是一场梦呀,可梦里那些神奇的机器人和会变温度的衣服,真的让人好向往呀!)
雷浏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设想一些常见变化,而你却想到了衣服能根据温度变化、扫地机器人能把垃圾化成燃料等独特的景象,这让文章充满新奇感!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这些家乡的奇妙变化,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家乡会有这些变化呢?是科技的飞速发展,还是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些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吃完后,走到外面,发现,以前的小巷变成了大道”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走在这条新大道上,路面是什么颜色、什么材质的?路边的建筑有什么特别之处?有没有听到一些新奇的声音?周围人的表情和穿着又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在家遇到机器人,到走到外面看到大道的变化,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告别了贴心的机器人,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出家门,没想到外面的世界给了我更大的惊喜”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二十年后家乡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这些变化有了怎样具体的改变? 2. 这些科技变化在给家乡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呢? 3. 你希望未来家乡还有哪些方面可以继续发展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