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低空飞行器回到家乡,我刚落地就惊呆了——曾经满是尘土的村口路,如今变成了会“发光”的生态步道,白天吸收阳光,晚上就亮起暖黄色的光,像给家乡铺了条星光毯。路边的老椿树还在,树枝上挂着小小的“鸟鸣播放器”,传来的叽叽喳喳声,和我小时候听的一模一样。(段评:这段的想象很丰富,用'星光毯'比喻发光步道很形象,还通过鸟鸣播放器和老椿树的对比,写出了家乡'变'与'不变'的特点。如果能加入自己的动作或心理描写,比如'我忍不住蹲下来摸了摸发光的路面',会让画面更生动哦。修改版:坐着低空飞行器回到家乡,我刚落地就惊呆了——曾经满是尘土的村口路,如今变成了会“发光”的生态步道,白天吸收阳光,晚上就亮起暖黄色的光,像给家乡铺了条星光毯。我忍不住蹲下来摸了摸路面,凉凉的触感带着阳光的余温。路边的老椿树还在,树枝上挂着小小的“鸟鸣播放器”,传来的叽叽喳喳声,和我小时候听的一模一样,仿佛在说“欢迎回家”。)
爷爷家的老院子变了样,但院角那棵枇杷树还结着满树果子。现在的房子外墙贴了“会变温的瓷砖”,夏天摸起来凉凉的,冬天却很暖和。厨房里,以前爷爷烧柴火的灶台不见了,换成了银色的“智能烹饪机”,只要把洗好的排骨放进去,说一句“做红烧排骨”,机器就会自动调料、炖煮,不一会儿就飘出了小时候熟悉的香味。院子的小菜园更有趣,每棵菜旁边都有个彩色小灯,绿灯代表“很健康”,黄灯就提醒该浇水,爷爷再也不用天天蹲在菜园里忙活了。(段评:这段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爷爷家的变化,智能烹饪机和菜园小灯的细节很有趣!如果能加入爷爷的反应,比如'爷爷笑着说:“现在种菜比以前轻松多啦!”',会让故事更有温度哦。修改版:爷爷家的老院子变了样,但院角那棵枇杷树还结着满树果子。现在的房子外墙贴了“会变温的瓷砖”,夏天摸起来凉凉的,冬天却很暖和。厨房里,以前爷爷烧柴火的灶台不见了,换成了银色的“智能烹饪机”,只要把洗好的排骨放进去,说一句“做红烧排骨”,机器就会自动调料、炖煮,不一会儿就飘出了小时候熟悉的香味。院子的小菜园更有趣,每棵菜旁边都有个彩色小灯,绿灯代表“很健康”,黄灯就提醒该浇水。爷爷笑着指着小灯说:“现在种菜比以前轻松多啦!”)
小时候常去的小河变化最大!以前浑浊的河水,现在清得能看见水底的小石子,河面上飘着像小鸭子的清洁机器人,把落叶和垃圾全“吞”进去。河边的长椅装了“故事按钮”,按一下就能听到奶奶以前讲的《牛郎织女》,听着故事,我好像又变回了坐在奶奶腿上的小屁孩。(段评:这段通过小河的变化写出了家乡的环保进步,故事按钮的设计很有创意!如果能加入自己的感受,比如'我按下按钮,奶奶的声音传来,眼泪差点掉下来',会让情感更真挚哦。修改版:小时候常去的小河变化最大!以前浑浊的河水,现在清得能看见水底的小石子,河面上飘着像小鸭子的清洁机器人,把落叶和垃圾全“吞”进去。河边的长椅装了“故事按钮”,我轻轻按下按钮,奶奶温柔的声音传来:“从前有个牛郎和织女...”,听着故事,我仿佛又变回了坐在奶奶腿上的小屁孩,眼泪差点掉下来。)
走在满是回忆的家乡,我心里甜甜的。原来二十年后的家乡,既能留住我的童年,又能长出这么多让人开心的新变化!(段评:这段总结了全文,情感表达很真挚!如果能把“甜甜的”具体化成一个动作,比如“我咬了一口爷爷递来的枇杷,甜丝丝的味道从嘴里漫到心里”,会让结尾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走在满是回忆的家乡,我咬了一口爷爷递来的枇杷,甜丝丝的味道从嘴里漫到心里。原来二十年后的家乡,既能留住我的童年,又能长出这么多让人开心的新变化!)
宁楷宸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设想一下家乡的变化,而你却想到了会“发光”的生态步道、“会变温的瓷砖”、“智能烹饪机”等这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让二十年后的家乡充满了科技感,这让文章一下子就有了亮点!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出色。比如在丰富细节与层次方面,像描写“智能烹饪机”那里,你只是说了把排骨放进去就能做出红烧排骨。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你把排骨放进去,机器启动时,它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机器表面的灯光是怎样闪烁变化的?红烧排骨做好飘出香味时,那香味具体是怎样的,是浓郁醇厚,还是带着淡淡的香料气息?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在强化过渡方面,从写爷爷家的变化到写小河的变化,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看完爷爷家的新变化,我又想起小时候常去的小河,不知道它现在是什么样子了”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这些新奇的发明除了给生活带来便利,对家乡的环境和人们的观念还会产生哪些更深层次的影响呢? 2. 在这些变化中,有没有一些东西是始终没有改变的,它们对我们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 3. 你想象中的这些变化,在未来要怎样一步步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