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每当读到这些句子时我都会想起我的家乡。时光就像一本日历,还没有看眼 (改:看厌) 就掀过了,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二十年。我在这十几年的努力下终于研制出“雯姐飞船”。我启动飞船,一声巨响后视线像墨般晕开,耳边传来尖锐的机械声,再次睁眼时一缕刺眼的月光冲破黑暗,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方。(段评:开头引用诗句很有文化气息,用时间流逝引出回到故乡的故事很有想象力。不过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思乡细节,比如想起家乡的槐花树,让情感更具体。另外,时光流逝的描述可以更生动些,比如'时光像被风吹走的日历,还没来得及看清就翻过了二十页',这样更有画面感。修改版:“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每当读到这些句子时,我都会想起家乡那棵老槐树。时光像被风吹走的日历,还没来得及看清就翻过了二十页,转眼间我已经离开故乡二十年了。在这十几年的努力下,我终于研制出了“雯姐飞船”。我轻轻按下启动键,一声轻响后视线像墨般晕开,耳边传来轻柔的机械声,再次睁眼时,一缕温柔的月光冲破黑暗,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方。)
顺着铺满金属块的小路,来到奶奶的田野。田野一大片一大片铺开,金浪随风起伏,阳光洒下来,连空气都鲜了许多。走进一看 (改:走近一看) 丛间还有微型蜜蜂在吸取精华把数据放到显示屏上。看向周围还看见有几个大型机器人在轮流值日,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浇水,有的在翻地,有的在摘取果实,有的在记录等。这种科技很适合年迈的老人。(段评:田野的描写很生动,金浪起伏的画面很有美感。不过可以加入一些小时候的回忆,比如奶奶教我辨认农作物的情景,让新旧对比更鲜明。另外,科技元素的描述可以更具体些,比如微型蜜蜂的外形和工作方式,让读者更有代入感。修改版:顺着铺满金属块的小路,我来到奶奶的田野。田野一大片一大片铺开,金浪随风起伏,阳光洒下来,连空气都变得清新。记得小时候,奶奶总是牵着我的手教我辨认各种农作物。现在,丛间有拇指大小的微型蜜蜂在吸取精华,把数据传到手腕上的显示屏。周围还有几个大型机器人在忙碌着,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浇水,有的在翻地,有的在记录数据。这种科技特别适合年迈的老人,让他们也能轻松管理田地。)
从田野出来向前走。遇见坐着3D打印汽车的姑姑,它们的造型不仅特别,还具有海陆空功能;在通往台湾时可以直接浮在水面;如果堵车的话可以在天上悬浮更加方便;在陆地上时只需在汽车上的触屏上输入目地 (改:目的地) ,它便能迅速达到。(段评:3D打印汽车的描述很有创意,海陆空功能的介绍很详细。不过可以加入一些和姑姑的互动,比如姑姑邀请我体验汽车,让故事更有情节。另外,汽车功能的描述可以更生动些,比如'在陆地上时,只需对着触屏说一声目的地,它就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这样更有动感。修改版:从田野出来向前走,我遇见了坐着3D打印汽车的姑姑。姑姑笑着向我招手,邀请我体验她的新车。这辆车造型特别,还具有海陆空功能:通往台湾时可以直接浮在水面;堵车时可以在天上悬浮;在陆地上时,只需对着触屏说一声目的地,它就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姑姑说,这辆车让她的出行方便多了。)
不知不觉走到了家门口,“嘀”,人脸识别电子门已打开,刚进去就有机器人来帮我把衣服和包挂好;客厅的灯还会通过微心情 (改:微芯片) 来自动调节氛围;厨房的垃圾会通过机器运行即时转化为氢能源;房间还会自动调节温度的加湿等 (改:湿度等) 。(段评:家中科技元素的描述很全面,从人脸识别门到智能厨房都有涉及。不过可以加入一些家人的互动,比如妈妈正在用智能厨房做饭,让场景更温馨。另外,科技功能的描述可以更具体些,比如'客厅的灯会根据我的心情自动调节颜色',让读者更有体验感。修改版:不知不觉走到了家门口,“嘀”的一声,人脸识别电子门自动打开。刚进去,就有一个可爱的机器人来帮我把衣服和包挂好。客厅的灯会根据我的心情自动调节颜色,厨房的垃圾通过机器即时转化为氢能源,房间还会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妈妈正在用智能厨房做饭,她说这些科技让家务变得轻松多了。)
二十年后再次踏进故乡,却早已变了模样,抬头望向那棵槐花树仿佛在告诉我“这里永远是你的根!”。 (改:那棵槐花树仿佛在告诉我“这里永远是你的根!”) (段评:结尾点明主题,槐花树的象征意义很美好。不过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感受,比如触摸槐花树的树皮,闻到熟悉的花香,让情感更真挚。另外,结尾可以更有感染力些,比如'我轻轻抚摸着槐花树粗糙的树皮,闻到熟悉的花香,泪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原来,无论故乡怎么变,这里永远是我的根'。修改版:二十年后再次踏进故乡,它早已变了模样。我抬头望向那棵老槐树,它依然挺拔。我轻轻抚摸着它粗糙的树皮,闻到熟悉的花香,泪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老槐树仿佛在告诉我:“孩子,欢迎回家,这里永远是你的根!”)
覃静雯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人只简单设想了未来家乡的样子,而你却具体描绘出田野里有微型蜜蜂和大型机器人,还有3D打印汽车、高科技的家门和家居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未来家乡,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亮点!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描绘了这么多家乡的变化,能不能再深入想想这些变化背后反映了什么?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些背后的意义再阐述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描写回到家乡看到田野的部分,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场景。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田野里除了看到的景象,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空气闻起来是什么味道?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细致地描绘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提升。
从写完田野到遇到姑姑开3D打印汽车,再到走进家门,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加一些过渡的语句?比如在写完田野后,加一句“告别了充满科技感的田野,我继续向前走,没想到更奇妙的事情还在等着我”,然后再引出遇到姑姑的情节。用这样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衔接得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这些高科技给家乡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也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呢? 2. 除了科技方面的变化,二十年后家乡的人文风情、人们的价值观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3. 如何通过描写这些变化,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家乡深深的情感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