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告诉我们,沉浸于书中知识洗礼、思想碰撞的同时,也应推开紧闭的房门,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知行合一,方能致远。旅行,恰好是这样一种方式,不但能拓宽视野,而且能获得很多乐趣,旅行,让生活更美好。(段评:该段落作为开头,引用古语引出旅行的主题,富有文化气息,且点明了旅行能让生活更美好的观点,主题明确。不过,语言表述稍显成人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可更简洁直白些。建议简化语言,以更贴近小学生的口吻表达。修改版: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多读书,也要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旅行就是很好的方式,它能让我们增长见识,还特别有趣。旅行,让生活更美好。)
走访历史遗迹,古人的智慧熠熠闪光。秦陵兵马俑的阵列,让人仿若看到了千年前大秦帝国“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恢弘气象。所有士兵肃然伫立,严阵以待,静默中积蓄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力量之美。以前,我真的看到 (改:真正看到) 了这一座座威武恢弘的秦俑,觉得十分震撼,不禁赞叹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毅力。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此刻彰显,自豪感和骄傲感油然而生。(段评:此段围绕走访历史遗迹展开,内容紧扣主题,描写秦陵兵马俑时较有画面感,能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但“以前,我真的看到了”表述较口语化且多余。建议去掉多余表述,让语言更简洁。修改版:走访历史遗迹,古人的智慧熠熠闪光。秦陵兵马俑的阵列,让人仿若看到了千年前大秦帝国“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恢弘气象。所有士兵肃然伫立,严阵以待,静默中积蓄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力量之美。看到这一座座威武恢弘的秦俑,我十分震撼,不禁赞叹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毅力。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此刻彰显,自豪感和骄傲感油然而生。)
亲临文化景区,体会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比如到风景如画的杭州,我想起了林升的《题临安邸》,体会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慨叹。比如到云雾缭绕的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我想起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时才算读懂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段评:段落通过列举到杭州和庐山的例子,体现亲临文化景区能体会古诗词的博大精深,主题明确。但描述较平淡,可增加一些自己当时的感受,让内容更丰富。建议补充自己体会古诗词时内心的想法。修改版:亲临文化景区,体会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比如到风景如画的杭州,我想起了林升的《题临安邸》,仿佛看到了当年人们在暖风熏拂中沉醉的样子,深刻体会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慨叹,心中满是对历史的感慨。比如到云雾缭绕的庐山,看着庐山的瀑布,我想起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时才算读懂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感觉自己的内心也被这磅礴的气势所震撼。)
我喜欢旅行,旅行让生活更美好。(段评:作为结尾,再次强调喜欢旅行以及旅行让生活更美好,呼应开头,结构完整。但表述过于简单。建议可以适当抒情,让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我真的好喜欢旅行啊!每一次旅行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旅行,真的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莫珍和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而你却从旅行中感悟到了“知行合一,方能致远”这个道理,还通过旅行的不同经历展现出旅行能拓宽视野、带来乐趣,让生活更美好的主旨,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结构和描写方面都有亮点。在结构上,开头引用古语引出旅行的意义,自然又巧妙地开启了下文;接着分别从走访历史遗迹、亲临文化景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条理很清晰。在描写方面,你对秦陵兵马俑的描写十分生动,“所有士兵肃然伫立,严阵以待,静默中积蓄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力量之美”,让读者仿佛看到了兵马俑阵列的恢弘气象。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在深化立意上,我们可以思考旅行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收获,对我们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等方面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呢?如果能在结尾处简单提及,思想会更深刻。在丰富细节与层次上,比如描写到杭州、庐山想起古诗词的部分,当时的景色具体是怎样的?周围游客的状态如何?自己内心当时的触动可以再详细些,用“五感法”把这些场景描绘得更细腻,感染力会更强。在强化过渡上,从走访历史遗迹到亲临文化景区这两个段落之间,可以加一句过渡的话,像“领略完历史遗迹的魅力,文化景区的独特韵味又吸引着我前往”,这样文章读起来会更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血肉”的填充上(比如细节描写)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旅行中遇到的不同人对自己的观念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 除了历史遗迹和文化景区,自然景观的旅行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独特的感悟?
- 如何通过描写旅行中的小故事来更好地突出旅行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