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里,有勤劳的“蜜蜂”、懒惰的“猪”和灵活的“小猴子”组成的“小动物园”。
“蜜蜂”妈妈(段评:此段作为小标题,表述过于简略,可适当丰富内容,让其更能体现妈妈“蜜蜂”的特点。修改版:“勤劳的‘蜜蜂’妈妈”,这样能更明确地突出妈妈勤劳的特质。)
我的妈妈是一只勤劳的“蜜蜂”。周末,妈妈早早的起了床,又是烧早饭,又是扫地,还有晾衣服、整理房间等等,忙得不亦乐乎。(段评:这段描述妈妈勤劳,细节稍显不足,可增加一些动作、神态等描写。比如‘妈妈早早地起了床,轻手轻脚地下了床,蹑手蹑脚地走到厨房,生怕吵醒我们。她系上围裙,迅速地开始烧早饭,只见她熟练地打开煤气灶,拿起锅铲在锅里翻炒着,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菜,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接着,她又跑去扫地,扫帚在她手中有节奏地舞动着,灰尘都乖乖地被扫进了簸箕。晾衣服的时候,她用力地抖开衣服,再整齐地挂在晾衣架上。整理房间时,她把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忙得不亦乐乎。’)
“猪”爸爸(段评:此段作为小标题,表述过于简略,可适当丰富内容,让其更能体现爸爸“猪”的特点。修改版:“懒惰的‘猪’爸爸”,这样能更明确地突出爸爸懒惰的特质。)
我的爸爸是一头大懒“猪”。周末一直睡到八点,上完洗手间又回到房间里睡回笼觉,九点起来,一看到早饭狼吞虎咽吃得一干二净,一粒米都不剩,平时也不怎么运动,就往那一坐,游戏打个不停。总之,就睡觉和吃饭强些。(段评:这段描述爸爸懒惰,可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如爸爸睡觉的神态等。修改版:“我的爸爸是一头大懒‘猪’。周末一直睡到八点,他躺在床上,嘴巴微微张开,发出均匀的鼾声,被子被他踢到了一边。上完洗手间又回到房间里,一头倒在床上,继续睡回笼觉。九点起来,一看到早饭,他两眼放光,像饿狼一样狼吞虎咽吃得一干二净,一粒米都不剩。平时也不怎么运动,就往那一坐,眼睛紧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游戏打个不停。总之,就睡觉和吃饭强些。”)
“猴子”我(段评:此段作为小标题,表述过于简略,可适当丰富内容,让其更能体现“我”“猴子”的特点。修改版:“活泼的‘猴子’我”,这样能更明确地突出“我”活泼的特质。)
我是一只活泼的“小猴子”。一天到晚活蹦乱跳,充满活力。我也很爱吃香蕉,一转眼的工夫,我就能吃一整根香蕉。你说,我是不是一只灵活的小猴子?(段评:这段描述“我”像猴子,可增加一些动作细节。修改版:“我是一只活泼的‘小猴子’。一天到晚活蹦乱跳,充满活力。我一看到香蕉,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像猴子一样敏捷地伸手抓起一根香蕉,快速地剥开皮,一口就咬掉了一大半,一转眼的工夫,我就能吃一整根香蕉。你说,我是不是一只灵活的小猴子?”)
这就是我们的“小动物园”,又快乐又幸福。(段评:结尾段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修改版:“这就是我们的‘小动物园’,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充满了快乐与幸福,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都感到无比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