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个“小问号”,每天都能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段评:开头段落过于简略,可以简单描述一下这个‘小问号’的外貌或者初次印象,让人物形象更立体。修改版:我们班有个‘小问号’,他叫李明,一双大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每天都能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上科学课时,老师刚讲到“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李明就举起手:“老师,如果给植物戴墨镜会怎么样?”全班哄堂大笑,可他却一脸认真。下课后,他真的从书包里掏出三副玩具墨镜,给教室的绿萝、吊兰和仙人掌都戴上了。过了两天,绿萝的叶子果然开始发黄,李明赶紧摘下墨镜,还认真记录在观察本上:“实验证明,植物确实不喜欢戴墨镜。”上自然课时,他又开始了“为什么”轰炸。“为什么蚂蚁要排队走路?”“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飞?”最绝的是在动物园,他盯着河马看了十分钟,突然间:“河马在水里怎么不会游泳?”李老师都被问住了,最后查了资料告诉他:“河马其实是站在水底的。”现在全班同学都被他传染了“提问症”。嘿,课间又有一群人围着他,等着听最新的“为什么”呢! (段评:可以在描述李明各种提问的场景中增加一些同学们的反应细节,比如表情、动作等,使文章更生动。另外,在讲述多个事件时,可以使用一些连接词来使上下文衔接更自然。修改版:上科学课时,老师刚讲到‘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李明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大声问道:‘老师,如果给植物戴墨镜会怎么样?’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同学直拍桌子。可他却一脸认真,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在等待一个很重要的答案。下课后,他真的从书包里掏出三副玩具墨镜,小心翼翼地给教室的绿萝、吊兰和仙人掌都戴上了。过了两天,绿萝的叶子果然开始发黄,李明赶紧慌慌张张地摘下墨镜,还像个小科学家一样认真记录在观察本上:‘实验证明,植物确实不喜欢戴墨镜。’接着,上自然课时,他又开始了‘为什么’轰炸。他的眼睛里满是疑惑,嘴里像连珠炮似的发问:‘为什么蚂蚁要排队走路?’‘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飞?’最绝的是在动物园,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河马看了十分钟,突然间,眼睛一亮,大声喊道:‘河马在水里怎么不会游泳?’李老师都被问住了,只见李老师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最后查了资料告诉他:‘河马其实是站在水底的。’就这样,现在全班同学都被他传染了‘提问症’。瞧,课间又有一群人围在他的身边,眼睛里充满期待,等着听他最新的‘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