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首页 范文文库唯情以动人
议论文
唯情以动人
作者:

当音乐无情感相伴,终化为空气的震动;当图画无情感相伴,不过是有色之纸;当文学无情感相伴,却只是一串冰冷文字……那么,情感又是如何为世间万物“画龙点睛”的呢?(段评:这段开头用排比加设问的方式,很有气势,能迅速抓住读者注意力,引出‘情感的作用’这个核心问题。不过排比里的‘文学无情感相伴,却只是一串冰冷文字’,这里的‘却’字用得有点突兀,因为前面两个分句都是直接否定,这里用‘不过’会更连贯;另外,‘画龙点睛’这个比喻虽然贴切,但和前面的否定式排比衔接得不够自然,要是能把比喻的意象提前渗透到排比里,效果会更好。)

依己拙见,情感,是一个人生活经历、思想变化的折射,唯情使人更为人,唯情最能撼动人心。有了情感的体现,才有了喜怒哀乐,才有了亲情、爱情、与友情 (改:亲情、爱情与友情) 等不同的人生分支。也正因有了情感,才使音符弹拨听者的心弦,使画作富有生机,使文字发出“无声”的轰鸣。总之,是情感铸就了人们所认知的绚丽多彩的世界,因此,吾辈更应主动认识自己的情感,驾驭自己的情绪,在自身情感的助动下谱写有为篇章。(段评:这段作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段,观点很明确,也点明了情感对人的意义和对世界的作用。但存在三个小问题:一是‘依己拙见’‘吾辈’这类文言表达和‘有了情感的体现,才有了喜怒哀乐’这种口语化句子混搭,风格不够统一;二是‘情感是生活经历的折射’这个观点没有展开,有点空洞;三是结尾‘驾驭自己的情绪’和前面‘唯情使人更为人’的逻辑衔接不够紧密,要是能加一句过渡,说明‘认识情感’和‘成为完整的人’的关系就好了。)

情感,为世间万物增添了无尽的色彩。(段评:这段是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作为议论文的分论点,‘增添了无尽的色彩’这个表述太笼统了,不够具体,没有点明情感到底是怎样‘增添色彩’的,要是能把分论点细化一下,比如‘情感赋予万物精神内核’,会更有针对性。)

正因有了情感,才让我们得以一窥世界的奇妙。不必说大自然里母鸟啄食喂儿、防卫巢穴的行为,当爱的情感涌现,才让雏小鸟得以健康成长;不必说烈火英雄邱少云,为了不暴露队伍的踪迹,被烈火点燃也毫不挣扎动弹,竟以爱国的情感 (改:是以爱国的情感) 生生压制生物求生的本能;更不必说那千千万万位革命烈士、革命道路的开拓者,让守卫国土、保护亲人的浓烈情感迸发,以无畏的姿态冲向危险的战场,唤醒了东方沉睡的雄狮。诸如此类,诠释了生物本能的行为 (改:诠释了超越生物本能的行为) ,无一不是情感在其中增添了强劲的催化剂。(段评:这段用了三个例子,从自然到人物,论证了情感的作用,很有说服力。不过‘诠释了生物本能的行为,无一不是情感在其中增添了强劲的催化剂’这句话有点绕,‘生物本能’和前面的例子也不太匹配,邱少云的牺牲明明是超越本能的;另外,例子之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一点,比如用‘不仅是自然生灵’‘更有人类的崇高抉择’这样的句子连接,逻辑会更清晰。)

情感,是我们追求自我,实现价值的动力源。(段评:这段作为第二个分论点,点明了情感的动力作用,但‘追求自我,实现价值’这个表述有点抽象,要是能结合青年的实际,把分论点改得更具体,比如‘情感是青年逐梦路上的精神引擎’,会更有感染力。)

诚然,情感为我们提供了向前的动力,从而使我们实现理想,达到目标。当有了不同情感的灌注,才铸就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果决,“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的牺牲。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情感往往使人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或是给人以灵感妙计。(段评:这段引用了诗句,论证了情感的动力作用,想法很好。但问题也很明显:一是‘诚然’这个词用得不对,这里不是转折,而是承接分论点,用‘事实上’会更合适;二是引用的诗句和观点的连接不够紧密,没有分析诗句里的情感是如何转化为动力的;三是结尾‘或是给人以灵感妙计’这句话太突兀,前面说的都是‘力量’,突然加‘灵感’,没有例子支撑,显得很空洞。)

所以,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认识自己的情感,掌握自身的情感,使之化为前行动力,谱写人生大有为之篇章。(段评:这段作为结尾,呼应了开头的论点,结构很完整。但‘谱写人生大有为之篇章’这句话有点口号化,不够具体。要是能结合青年的实际生活,比如‘在每一次选择中倾听内心的声音,在每一次坚持里注入真诚的热爱’,这样的升华会更自然,也更有说服力。)

综合评价:
汤同学,你好!你的《唯情以动人》一文,从音乐、图画、文学的“无情感即失魂”切入,紧扣“情感是万物灵魂”的核心议题,开篇便用排比的意象唤起共鸣,整体立意清晰且贴合标题,能感受到你对“情感价值”的真诚思考。作为议论文,文章已搭建起“情感的意义—情感的作用—青年的行动”的基本框架,从自然本能到人类精神,再到自我实现,试图层层递进展开论述,这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如何让思考更具深度与逻辑张力。首先看立意,你提出“情感是生活经历的折射”,这个观点虽正确却稍显表层——情感仅仅是“折射”吗?它是否也是塑造经历、推动思想变化的“主动力”?比如邱少云的爱国情感,不仅是他过往信念的体现,更是在烈火中“主动选择”牺牲的精神内核,这种“折射”与“塑造”的双向关系,或许能让立意更显立体。再看论证逻辑,文章第三段提出“情感为万物添彩”,紧接着列举母鸟喂雏、邱少云、革命烈士三个例子,但三个例子的“情感层级”其实不同:母鸟的爱是本能情感,邱少云的牺牲是超越本能的精神情感,若能按“本能情感—社会情感—精神情感”的层次归类分析,而非简单用“不必说……更不必说”罗列,论证会更有条理。此外,论据的分析也可更深入,比如提到“雄关漫道真如铁”时,若能结合***写此词时的革命困境与必胜信念,说明情感如何转化为“迈步从头越”的行动逻辑,论据与论点的关联会更紧密。
最后,关于“情感”的思考还可以再延伸:当情感过于浓烈时,是否会遮蔽理性判断?比如文学中的“煽情”为何有时会让读者反感?新时代青年“驾驭情感”,是要“控制”还是“滋养”?这些问题或许能帮你打开更辩证的视野。期待你下次能带着更深入的思考,让文字既有情感的温度,也有思想的重量。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