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竹子
作者:罗雅诗| 指导老师:薛丽柔

有人喜欢香气四溢的桂花,有喜欢 (改:有人喜欢) 漂亮艳丽的玫瑰,还有人喜欢洁白的菊花,而我喜欢的是坚韧的竹子。(段评:本段通过对比其他花引出竹子,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排比句式用得很自然!要是能加入一点自己和竹子的小关联,比如“我家后院就种着几丛”,会让开头更亲切,也为后面的描写埋下伏笔哦。修改版:有人喜欢香气四溢的桂花,有人喜欢漂亮艳丽的玫瑰,还有人喜欢洁白高雅的菊花,而我最喜欢的,是我家后院那几丛坚韧挺拔的竹子。

竹子四季常青,种类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我国,竹子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我们广西就非常多,特别多在故乡里面的森林,如毛竹、麻竹,四方竹、凤尾竹等,浙江、广东、四川、江西、福建等地也有很多,在北方也有少量观赏性的竹子。(段评:你能说出竹子的分布和种类,知识储备很丰富!不过段落里“特别多在故乡里面的森林”有点绕,而且种类和地区混着说,逻辑可以更清楚。建议先讲家乡的竹子,再延伸到其他地方,这样读起来更有条理。修改版:竹子四季常青,种类可多啦,而且特别“接地气”,在哪儿都能好好生长。我们广西的故乡森林里就有好多竹子,比如高大的毛竹、细长的凤尾竹,还有方方正正的四方竹。除了广西,江南的浙江、华南的广东、西南的四川和云南也有大片竹林,就连北方也能见到小巧的观赏竹呢。

刚成年的竹子竹身一般呈淡绿色,节状生长,中间是空的。雨后春笋,在土里的春笋们迫不及待地钻出来,它们的身子都是10厘米~20厘米左右。等它长方 (改:长大) 就会变成淡绿这时候 (改:淡绿色,这时候) 可以把它弄下来来做 (改:砍下来做) 箩筐、竹篮、背篓等等非常的好。等到冬天时它们身上的水份会变少,竹子的颜色就会变黄。(段评:你观察到了竹子从春笋到变黄的变化,很用心!不过有些句子有点不通顺,比如“等它长方就会变成淡绿”,而且“弄下来做箩筐”可以加一点自己的小观察,比如“奶奶总用它编背篓”,会更有生活气息。另外,“水份”的“份”写错啦,要注意哦。修改版:刚长成型的竹子是淡绿色的,一节一节往上长,中间是空的,就像个虚心的小朋友。雨后的春笋最可爱,它们从土里“嗖”地钻出来,短短几天就长到十几厘米高。等竹子再长大些,奶奶就会砍几根下来,编成装菜的竹篮、背东西的背篓,可实用了!到了冬天,竹子里的水分变少,竹身就慢慢变成浅黄色啦。

人们常常赋予竹子坚韧的品格,称赞它高风亮节、虚心进取、乐于奉献。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竹子情有独钟,留下了诸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千古佳句。(段评:你能联系文人墨客的诗句,把竹子的品格写出来,很棒!不过“高风亮节、虚心进取”这些词有点抽象,要是能结合前面写的“中间是空的”“编背篓”,把品格和竹子的特点联系起来,会更生动哦。修改版:人们都夸竹子有坚韧的好品格——它中间是空的,就像“虚心”的好孩子;它能编成竹篮、背篓帮人们干活,是乐于奉献的小帮手;它还能牢牢扎根在土里,就算刮风下雨也不弯腰。古往今来的文人都喜欢竹子,郑燮爷爷就写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说的就是竹子的坚韧呢!

综合评价:

罗雅诗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竹子》,老师首先要为你独特的选材眼光和清晰的思路点赞!你没有选择常见的桂花、玫瑰,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坚韧的竹子,还能从竹子的生长特点自然过渡到它的品格象征,这说明你不仅观察细致,更懂得用文字传递自己的思考,这是非常棒的!

你的文章已经搭建起了一个很清晰的“骨架”:从开篇用对比点明对竹子的喜爱,到介绍竹子的分布、生长过程,再到引用诗句升华品格,结构完整又有条理。特别是第三段写竹子的生长变化,你提到了春笋的长度、成年竹的淡绿色、冬天变黄的细节,还联想到了竹子做箩筐的用途,这些观察都很具体,让竹子的形象变得真实可感。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给这篇文章“添点彩”,让它更生动。比如第二段写竹子的分布,你列举了很多地区和种类,但如果能加一两句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更好了——比如“每次回广西老家,一进森林就能看到成片的毛竹高高挺立,风一吹,竹叶沙沙响,像在和我打招呼”,这样把“广西有很多竹子”的事实和你的亲身体验结合起来,文章会更有温度。还有第三段写春笋“迫不及待地钻出来”,这个拟人句用得很妙!我们能不能再把镜头拉近一点?春笋钻出来时,土壤裂开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它的笋壳摸起来是粗糙还是光滑?把这些“特写镜头”加进去,竹子的生长过程会像电影一样在读者眼前展开。

最后,我们还可以再往深处想一想:竹子的“坚韧”品格,除了诗里写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生活中还有没有具体的例子?比如老家的竹子有没有经历过暴风雨却依然挺立?或者你见过的竹制品,是不是用了很多年还很结实?如果能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例子和竹子的品格联系起来,你的思考会像扎根的竹子一样,更有力量。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竹子的“空心”除了是生长特点,还能让你联想到生活中哪些品质?比如虚心学习的人,是不是也像空心的竹子一样能容纳更多知识?
  2. 如果你要向外地的朋友介绍竹子,除了写它的样子和品格,还会带朋友做什么和竹子有关的事?比如挖春笋、编竹篮,这些事里藏着的乐趣能不能写进文章?
  3. 冬天的竹子虽然变黄,但第二年春天又会冒出新笋,这种“生生不息”的特点,会不会让你对“坚韧”有新的理解?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