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在忙碌中休息,随之而来的是弯月与满天星辰。瓷坐在窗前,望着书桌上摆着的两束花——一束铃兰,一束向日葵。这是两个对她最重要的人给的,她曾经的老师和她挚友。不过,她们早已离世……不禁让瓷陷入了深深的回忆。(段评:开头通过环境描写引出回忆,用两束花作为情感载体,能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很棒!不过“太阳在忙碌中休息”有点抽象,“不禁让瓷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可以更自然些,比如用动作或神态引出回忆,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夕阳收起最后一抹余晖,弯弯的月亮爬上了天,星星也眨着眼睛出来了。瓷趴在窗前,手指轻轻拂过书桌上的两束花——一束是雪白的铃兰,一束是金灿灿的向日葵。这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人送的:曾经的老师苏,还有最好的朋友南。可她们,都已经不在了……瓷的眼眶慢慢红了,那些温暖的往事,像电影一样在她脑海里回放起来。)
瓷的老师叫苏,沉稳、冷静、懂得知识也多 (改:懂得的知识也多) 。瓷的挚友叫南,调皮捣蛋、乐观,因为她比瓷大,所以总会带瓷出门玩,不过总闯祸。(段评: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老师和朋友的特点,让人物形象很清晰!如果能加一点具体的小细节,比如老师“总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慢声慢语的”,朋友“扎着高高的马尾,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人物会更鲜活哦。修改版:瓷的老师叫苏,总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慢声慢语的,像平静的湖水,可肚子里装着好多好多知识。瓷的挚友叫南,扎着高高的马尾,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调皮捣蛋却又总是乐呵呵的。因为她比瓷大两岁,总爱拉着瓷出门玩,不过十次有八次都会闯点小祸。)
一个微风轻拂的傍晚,瓷坐在老师家门口的坎子上,望着落日余晖洒在的一片向日葵上。瓷记得她曾说过苏很像向日葵,总给她指点。突然,南气喘吁吁的跑来:“小同志,看我带来了什么。”瓷看着南手里抱着的一盆铃兰:“南哥,这不是老师的那盆花吗?你怎抱来了?”“哎呀,苏那家伙肯定发现不了,就送给你了!”瓷笑了笑,接过那盆铃兰,心想; (改:心想:) 苏和南一定会一直陪伴着她吧!如果是的上帝的话 (改:如果是上帝的话) ,也会这么想吧!(段评:这段的场景描写很有画面感,尤其是南气喘吁吁送花的情节,特别生动!不过“心想;苏和南一定会一直陪伴着她吧!如果是的上帝的话,也会这么想吧!”这里的标点和表达可以更自然。比如把分号改成冒号,“是的上帝”改成“上帝知道的话”,会更符合小朋友的语气哦。修改版:一个微风轻拂的傍晚,瓷坐在老师家门前的石阶上,望着落日的余晖洒在院子里那片向日葵花田上。她记得自己说过,苏老师就像向日葵一样,总能给她指引方向。突然,南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抱着一盆雪白的花:“小同志,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啦!”瓷凑近一看,眼睛亮了:“南哥,这不是苏老师窗台上的铃兰吗?你怎么抱来了?”“哎呀,苏那家伙肯定发现不了,这盆花最配你啦,送给你!”瓷笑着接过铃兰,心里暖暖的:苏老师和南哥,一定会一直陪着我的吧?上帝知道的话,也会这么想的吧!)
但是,记得有一天,瓷和苏吵架了。瓷来到南家里诉苦。南也只是默默听着,不发表意见。可能是瓷当时不懂什么人情事故 (改:人情世故) ,就在南家里住了几天。一个灰蒙蒙的中午,瓷和南坐在沙发上聊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苏写的。信上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小瓷,老师不能再见到你了,老师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这封信和这支向日葵 (改:这封信和这束向日葵) 送给你,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瓷看完信后泣不成声,南也强忍着心中的悲痛。苏离世不久,南也在一个夏天因病离开了。(段评:这段的转折很让人难过,情感很真挚!不过“可能是瓷当时不懂什么人情事故”里的“事故”写错啦,应该是“世故”哦。另外,“南也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可以加一点细节,比如“南哥别过脸,用袖子偷偷擦了擦眼睛”,会更感人呢。修改版:可是,有一天,瓷和苏老师吵架了。她气鼓鼓地跑到南家诉苦,南哥什么也没说,就安静地听她哭。那时候瓷还不懂什么人情世故,就在南家住了几天。一个灰蒙蒙的中午,瓷和南哥正坐在沙发上聊天,邮递员叔叔送来一封信,是苏老师写的。信上的字歪歪扭扭:“亲爱的小瓷,老师不能再见到你了……老师把院子里最美的那株向日葵送给你,希望你永远像向日葵一样,向着阳光长大……”瓷看完信,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南哥别过脸,用袖子偷偷擦了擦眼睛,肩膀微微颤抖着。苏老师走后没多久,南哥也在一个夏天,因为生病离开了瓷。)
是啊!西伯利亚的雪本不会伤人,塞尔维亚盛夏的阳光本不会害人……可命运就是会这么安排,让平时毫不珍贵的东西,成为失去时,触不可及的奢求。(段评:你用“西伯利亚的雪”和“塞尔维亚的阳光”来比喻失去的痛苦,想法很特别!不过这句话有点抽象,小朋友读起来可能不太懂。如果换成更贴近生活的比喻,比如“就像冬天里突然失去了暖手宝,夏天里突然没有了冰淇淋”,会更能让大家感受到那种难过哦。修改版:是啊,有些东西平时觉得平平常常,可一旦失去了,才发现它有多珍贵。就像冬天里突然失去了暖手的热水袋,夏天里突然没有了降温的冰淇淋,心里空落落的,怎么填也填不满。)
……
或许对瓷来说,那一盆铃兰和一支向日葵 (改:那一盆铃兰和一束向日葵) 是老师和挚友给她的唯一遗物了吧!(段评:你点出了花的意义,让情感更深刻了!如果把“唯一遗物”改成“最珍贵的礼物”,会更温暖哦,因为这两束花代表的是老师和朋友的爱,而不是“遗物”那种冷冰冰的感觉。修改版:或许对瓷来说,书桌上这盆铃兰和那株向日葵,就是苏老师和南哥留给她最珍贵的礼物了吧。)
瓷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望了望窗外的月亮,睡着了。(段评:结尾很温馨,和开头的环境描写呼应起来了,很棒!如果加一点小细节,比如“把脸埋进铃兰的花瓣里,闻着淡淡的花香”,会让情感更细腻哦。修改版:瓷轻轻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望了望窗外的月亮,然后把脸埋进铃兰的花瓣里,闻着那淡淡的花香,慢慢闭上了眼睛,睡着了。)
杨云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铃兰与向日葵》,老师要为你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立意点赞!你通过两束花,引出对曾经的老师和挚友的怀念,这种以物寄情的方式很巧妙,而且你在文中对命运的感慨,如“西伯利亚的雪本不会伤人,塞尔维亚盛夏的阳光本不会害人……可命运就是会这么安排,让平时毫不珍贵的东西,成为失去时,触不可及的奢求”,让文章有了深度和内涵。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情节方面,瓷和老师吵架这个情节有些突兀,前面没有相关伏笔,使得故事的连贯性受到影响。我们可以给这个情节“拍个电影”,比如在前面适当描写一些瓷和老师之间存在的小分歧,为后面的吵架埋下伏笔,这样故事就会更自然流畅。
观察与描述上,对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还可以更深入。比如写老师沉稳、冷静、知识多,挚友调皮捣蛋、乐观,能否通过具体的事例或者细节描写来展现呢?像描写老师时,可以写一写老师在课堂上解答难题时的神态、动作,或是处理班级事务时的沉稳表现。
语言运用上,整体比较平实。我们可以给语言“加点料”,运用更多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词语。比如“微风轻拂的傍晚”,可以进一步描写成“微风如轻柔的绸缎,轻轻拂过的傍晚”,是不是画面感更强了?
在遣词造句方面,你可以多运用一些成语或俗语来增强表现力。比如描写瓷得知老师离世的心情时,除了“泣不成声”,还可以用“肝肠寸断”等词语,让情感表达更强烈。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铃兰和向日葵在文中象征着老师和挚友,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象征珍贵的情感和重要的人呢? 2. 瓷在回忆老师和挚友时,除了悲伤,是否还有其他复杂的情感?如何把这些情感更细腻地表达出来? 3. 如果以这两束花为线索,再增加一些与老师和挚友相处的温馨场景,文章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
老师相信,只要你不断思考和练习,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