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校园,丁香花开得正盛。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香气。(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简洁地写出了春天校园丁香花开的景象,能引出下文,但描写还不够生动。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感官细节,比如丁香花的样子、香气的特点,让画面更鲜活。修改版:春天的校园里,丁香花热热闹闹地开了满树。淡紫色的小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串串小铃铛挂在枝头。风一吹,甜丝丝的香气就飘满了整个校园,连同学们的衣角都沾着淡淡的花香呢。)
我们班的淘气包张明正鬼鬼祟祟地站在丁香树下。只见他悄悄伸出手,“咔嚓”一声,折下了一枝丁香。“张明,你在干什么!”班长王寒冰忽然抓住张明的手腕。张明着急忙慌地把丁香藏在背后,故作镇定地说:“我……我什么也没干呀。”王寒冰生气地说到 (改:说道) :“你还敢狡辩,我都看见了!”(段评:本段的情节很生动,人物对话也符合角色特点,但可以增加一些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比如张明折花时的动作、王寒冰抓住他手腕时的表情,让场景更真实。修改版:我们班的淘气包张明正踮着脚尖,鬼鬼祟祟地躲在丁香树后面。他眼珠滴溜溜转了一圈,见四周没人,就悄悄伸出手,指尖刚碰到花枝,"咔嚓"一声就折下了一枝开得最旺的丁香。"张明,你在干什么!"突然,班长王寒冰像一阵风似的跑过来,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圆圆的眼睛瞪得溜圆。张明吓得一哆嗦,赶紧把丁香藏在背后,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什么也没干呀。"王寒冰叉着腰,气鼓鼓地说:"你还狡辩!我都看见你折花了!")
这时,班主任李军看到了两个争吵不休的学生,就走过来问:“这是怎么了?”王寒冰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李老师思考了一会儿,说:“张明,把那枝丁香给我。”张明不情不愿地交了出来,李老师问张明:“为什么把丁香折下来?”张明低着头回答:“妈妈喜欢花,我想回去给她一个惊喜。”“那你也不能破坏植物!”王寒冰生气地讲 (改:说) 。(段评:本段通过老师的询问推动了情节发展,但可以增加一些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细节,比如李老师的表情、张明低头时的小动作,让人物更立体。修改版: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捧着课本走过来,看到两个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就笑着问:"你们俩这是怎么啦?"王寒冰抢着把刚才看到的事说了一遍,还指着张明的后背说:"他把花藏在背后呢!"李老师摸了摸下巴,想了想,对张明说:"张明,把那枝丁香给老师看看,好吗?"张明抿着嘴,慢吞吞地把花递了出来。李老师接过花,轻轻摸了摸花瓣,温柔地问:"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折丁香花呀?"张明的头埋得更低了,小声说:"妈妈最喜欢紫色的花,我想折一枝回去,给她一个小惊喜……"王寒冰皱着眉,大声说:"那也不能破坏学校的花呀!")
李老师说:“张明虽然破坏了植物,但他也一心想孝敬父母,这是值得表扬的。王寒冰对他人的不良行为做出制止不错,但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不能太严厉。”两位同学听完,都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张明主动向王寒冰道歉:“对不起,我再也不这样了。”王寒冰也说:“我也有错,我不该对你这么严厉。”李老师看到两位同学和好如初,欣慰地笑了。(段评:本段的对话写出了老师的教育智慧,但可以增加一些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变化,比如张明道歉时的动作、王寒冰不好意思的表情,让情感更真实。修改版:李老师笑着点点头,对王寒冰说:"寒冰说得对,破坏植物确实不对。不过,张明想把花送给妈妈,这份孝心是很珍贵的,值得表扬。"接着,他又对张明说:"孝敬妈妈是好事,但我们可以用更合适的方式呀,比如画一朵丁香花送给她,或者陪妈妈去公园看花,这样既不会伤害植物,妈妈也会很开心的,对吗?"张明听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王寒冰说:"对不起,我不该偷偷折花,也不该骗你。"王寒冰也红了脸,小声说:"我刚才也不该那么凶……"李老师看着两个和好的孩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阳光温柔地洒在那枝丁香花上,每一朵小花都像在发光,微风拂过,丁香摇曳,香气更浓了。(段评:本段作为结尾,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了氛围,但可以增加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细节,比如孩子们的动作,让结尾更温馨。修改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那枝丁香花上,淡紫色的小花好像闪着星星点点的光。微风轻轻吹过,丁香花轻轻摇曳,甜丝丝的香气飘得更远了。张明和王寒冰手拉手,一起跟着李老师走向教室,他们的笑声,和花香一起,在校园里轻轻飘荡着。)
许恩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谁动了那枝丁香》,老师要为你的独特立意点个赞!很多同学写类似故事可能只聚焦在校园冲突本身,而你却从张明折花这件事,展现出了他对妈妈的爱以及同学间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让文章有了温情与教育意义。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事件虽然完整,但有些情节还能进一步丰富。比如描写丁香花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用“五感法”把丁香花的样子、香气等更细腻地展现出来呢?像“春天的校园,丁香花开得正盛。那一朵朵淡紫色的小花,像繁星般缀满枝头,微风拂过,送来阵阵甜丝丝的香气,萦绕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还有,在描写人物时,也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比如张明被班长抓住时的表情,“张明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
另外,文章段落之间的衔接可以更自然。比如从班长抓住张明到老师出现这段,可以加一句过渡语,像“就在两人僵持不下时,班主任李军恰好路过”。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妈妈喜欢花这个原因,能不能再深入挖掘张明折花背后可能还有的其他心理? 2. 在李老师调解之后,同学们之间会不会有一些新的互动或者变化,让同学情展现得更充分? 3. 丁香花在文中除了是事件的导火索,能不能赋予它一些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比如象征着同学之间美好的情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