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豆芽好吃,但是从没想过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为了满足我突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发一次豆芽。(段评:这段作为开头,用好奇心引出主题,很自然地开启了故事。但语言可以更生动些,比如把'满足我突发的好奇心'改成更有画面感的表达,让读者更想知道接下来的豆芽生长故事。修改版:我一直觉得豆芽脆生生的特别好吃,可从没想过它是怎么从绿豆变成豆芽的。看着餐桌上的豆芽,我的好奇心突然冒了出来——绿豆怎么就能长出这么可爱的小芽呢?我决定自己动手发一次豆芽!)
说干就干,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了一把绿豆,绿豆可真漂亮,外表看着很光鲜,碧绿色,好像一颗颗绿宝石,发着光,绿豆上还有一个白白的线。妈妈说这就是胚芽,绿豆就是从这里开始发芽的,真神奇啊。我把泡发过的绿豆一颗一颗的拿起来,放到我心选 (改:挑选) 的小瓶子里,先放上湿水 (改:浸湿) 的纱布,再放入豆子,盖上纱布,嗯,搞定!接下来就是期待明天的到来了。(段评:这段写了买绿豆和泡豆芽的过程,很有条理。你用'绿宝石'比喻绿豆,还观察到了胚芽,特别棒!如果能加上洗绿豆时的小细节,比如绿豆在水里'咕咚咕咚'冒泡,或者你选瓶子时的小心思,会让段落更生动。修改版:说干就干!今天我拉着妈妈去菜市场买了一把绿豆。绿豆可真漂亮,碧绿色的外皮像打磨过的绿宝石,在阳光下闪着光,豆身上还有一条白白的线。妈妈说这是胚芽,绿豆就是从这里开始发芽的,真神奇!我把泡了半天的绿豆一颗一颗捡起来,放进我挑了好久的小玻璃瓶里——先铺一层湿纱布,再小心翼翼地放豆子,最后盖上纱布。看着瓶子里的绿豆,我心里美滋滋的,就等明天啦!)
第二天一早,我就从床上跳了起来,小心翼翼的揭开纱布,呀!绿豆已经破了皮,长出了小芽,里面白白的,就像一个小鸡蛋,看它那样子,好样 (改:好像) 在说:“看!我脱皮了!”我看了又看,摸了摸,哎,绿豆芽只有丁点长,我满怀希望地给它换水,希望明天它可以长大。(段评:你把绿豆发芽的样子写得很可爱,还加入了拟人的想象,特别有童趣!不过可以把观察时的动作写得更具体,比如'揭开纱布'时的紧张,或者摸豆芽时的感觉,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你的期待。修改版:第二天一早,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踮着脚跑到窗台边。我轻轻揭开纱布——呀!绿豆们都破了皮,长出了白白的小芽,像一个个裹着绿外套的小逗号。有的绿豆好像在说:'看!我脱掉小外套啦!'我忍不住用指尖碰了碰,软乎乎的。虽然芽只有一丁点长,但我还是满怀希望地给它们换了水,心里默念:明天一定要长大呀!)
第三天我和往常一样,一起床就去观察绿豆了。啊!它真的长高了!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发现它比小芽时高了整整2厘米呢!它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小柱子”和两个又圆又绿的“小豆号 (改:小豆瓣) ”,看起来可爱极了。妈妈说等茎长到7厘米左右就可以吃了,我期待那天的到来!(段评:这段写出了豆芽长大的惊喜,还用上了'小柱子'和'小豆号'的比喻,特别形象!如果能加上豆芽生长的动态感,比如芽儿'站'起来的样子,或者你看到豆芽长高时的小表情,会让段落更有画面感。修改版:第三天刚睡醒,我就揉着眼睛去看我的绿豆宝宝。啊!它们真的长高了!我凑得近近的——绿豆芽的茎白白胖胖的,像小柱子一样立着,头顶还顶着两片绿绿的小豆瓣,像举着一对小旗子。妈妈说等茎长到7厘米左右就能吃了,我盯着豆芽,好像已经闻到了清炒豆芽的香味!)
好啦,观察日记先写到这了,我会继续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段评:这段作为结尾,简洁地收束了日记,但可以把期待写得更具体,比如你想象豆芽长成后可以做什么,或者你接下来想观察的小目标,让结尾更有温度。修改版:好啦,今天的观察日记就写到这里。我把小瓶子放回窗台,心里盘算着——明天豆芽会不会长得更长?等它长成了,我要亲手把它炒成菜,让全家人都尝尝我种的豆芽!)
周楚晴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豆芽生长记》,老师要为你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描写点赞!很多同学写观察日记,只是简单记录现象,而你不仅把豆芽生长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还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让豆芽变得鲜活有趣,比如“绿豆可真漂亮,外表看着很光鲜,碧绿色,好像一颗颗绿宝石,发着光”,这个比喻特别生动!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更上一层楼”。比如在观察记录的完整性上,虽然记录了豆芽从开始到长高的过程,但如果能把豆芽最终成熟可以食用的样子,以及品尝自己发的豆芽时的感受也写进去,内容就更完整啦。在描写上,咱们还可以更细致。像描写豆芽长高那部分,除了写高度和外形,能不能再说说豆芽摸起来的质感,闻起来的气味呢?用“五感法”会让描写更丰富。另外,心路历程的表达还可以更深入,比如看到豆芽一点点长大,你心里除了期待,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或感悟呢?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豆芽生长过程中,它顽强的生命力有没有给你带来一些关于生命的思考呢? 2. 在发豆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克服的,这些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3. 对比市场上购买的豆芽,自己发的豆芽有什么特别之处,这让你对食物的来源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老师相信,只要你继续保持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热情,不断思考和练习,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