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休假的时候,我从工作的研究所回到阔别二十年的家乡,一切都发生巨大变化。这座文明宜居城市,变得让人认不出来。(段评:开头直接点出回到家乡的主题,很好地引出了下文。如果能加入一些具体的感受,比如看到家乡变化时的惊讶心情,或者用一个具体的场景开头,会更有吸引力。修改版:又到了休假的时候,我从工作的研究所回到阔别二十年的家乡,一下车就愣住了——这座文明宜居城市,变得让人认不出来!)
科技发展,住房更新换代。门是全自动的,只有识别出主人的脸,才会自动打开。走进屋里,墙壁上镶嵌着拉幕式电视机,窗户安装着夹丝网防盗隔音玻璃,这种玻璃能让室内在冬天温暖而在夏季凉爽宜人。桌椅是声控的,可以按主人口令自动收拾,还可以变换形态。环保复合材料铺成的地面有吸收灰尘的功能,墙壁上粉刷的油漆也有抗菌防火的功能。(段评:这段详细介绍了家乡的科技变化,内容很丰富。如果能加入一些自己的体验,比如第一次使用这些高科技设施时的感受,会让内容更生动。另外,可以用一些连接词,让句子之间的过渡更自然。修改版:科技发展让住房更新换代啦!门是全自动的,只有识别出主人的脸才会自动打开。走进屋里,墙壁上镶嵌着拉幕式电视机,窗户装着夹丝网防盗隔音玻璃,冬天暖夏天凉。桌椅是声控的,按口令就能自动收拾、变换形态。环保地面能吸灰尘,墙壁油漆还能抗菌防火,太神奇了!)
走到最繁华市中心,道路四通八达,路面宽阔平坦,路旁设有空气净化器和绿化带。从前,这里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现在,路面上没有一个交警执勤,车辆通行井然有序。原来,路旁的机器人指挥中心,在向所有经过车辆发出通行指令。斑马线的两端各有一位巡逻机器人,它们拥有一套智能的系统,既能准确引导行人安全通行,又能高效识别车辆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大减轻了交警部门的负担。(段评:这段描写了市中心的变化,对比了过去和现在,很有说服力。如果能加入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机器人是怎么指挥交通的,或者自己过马路时的经历,会让内容更具体。另外,可以调整句子顺序,让对比更明显。修改版:走到最繁华的市中心,道路四通八达,路面宽阔平坦,路旁有空气净化器和绿化带。从前这里是交通事故多发区,现在路面上没有交警,车辆却井然有序。原来路旁的机器人指挥中心在发指令,斑马线两端的巡逻机器人既能引导行人,又能识别违规行为,真厉害!)
黎健彬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老师要为你丰富的想象力点赞!你对二十年后家乡的科技变化展开了很有深度的想象,描绘出的景象独特又吸引人,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充满未知元素的光明未来,这一点非常棒!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描述质量与详细程度上,虽然写了住房和市中心的变化,但还可以更具体细致。比如写全自动的门,它识别主人脸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或者灯光提示呢?描写墙壁上的拉幕式电视机,它的画面效果、操作方式是怎样的?这样能让读者的画面感更强烈。
在结构上,目前从住房写到市中心,段落之间过渡有些生硬。可以加一些过渡句,像“参观完家里的新设施,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市中心看看,那里又会有怎样的惊喜等着我呢?”这样就能让文章衔接更自然。
语言表达方面,语句通顺,但稍显平淡。可以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环保复合材料铺成的地面像一个勤劳的小卫士,默默地吸收着灰尘”,让文字更生动形象。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科技方面的变化,二十年后家乡的人文风貌、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会有哪些改变呢? 2. 这些科技变化给家乡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3. 对比现在和二十年后的家乡,你对家乡未来的发展有了哪些新的感悟?